「可有能清晰辨别鼠疫和起热的法子?�
「不太好说。�
杜明昭无奈摇头,「这第一日第二日的起热,说在永阳城的病症之中,十有八_九都可能是鼠疫。最好还是将人隔开便于一一观察,若到第五日仍是起热症状,那么就可用风寒汤餵服。�
林太医见杜明昭夸夸其谈,不堪示弱就和宋鸿信道:「太子殿下,太医院同是这么以为的。�
话音落,杜明昭依旧浅浅一笑�
但宋杞和转危为安,宋鸿信心中到底是高兴的,「你们都没染上鼠疫,我甚是欣慰,既然之中的人有可能是风寒,那还是要让王太医辛苦诊断才好。�
林太医应道:「下官会亲自告知王太医的。�
宋鸿信点点头,这一事毕,他却在发愁另一事,他看向宋杞和问道:「祈之,我和孟大人谈后觉着应想个法子使得重病之人病发后少传给旁人。�
宋杞和桃花眼眯起,思索后道:「城中各家不是闭门不出,隔绝在家吗?这样一来还怎么会染上鼠疫?�
「可老鼠那一类不一定不去各家厨房啊。」宋鸿信道某种可能,「除了鼠类,或许还有更多会染病的情况。�
孟伟深深嘆气,「两位殿下,不光是城中百姓,别忘了衙门的人亦有不少因要把守西街,却染上了鼠疫。�
杜明昭听出宋鸿信是想要找出传染源,再减少人传人的现象,最好能将传染人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只要染病的人变少,那么需要治癒的病人便是定量,不然这面医治患者,那面还有源源不断发病的人,对大夫来说这样的抗疫毫无意义�
还有些并非有意要与病者接触的,但被迫身处于重病区域从而被传染,这些本可以防护以避免�
「太子殿下,我有一个提议。」杜明昭插了话�
林太医又是一个深皱眉,而宋鸿信却挂上笑脸亲和道:「杜姑娘不妨说。�
杜明昭娓娓道来:「我需要做一件物什,不知道孟大人可能为我找来我所需的布料,之后最好是还能请到一位绣娘。�
孟伟与宋鸿信虽不知杜明昭要做什么,但两人还是应准了杜明昭的要求�
杜明昭要的是永阳城随处可见的麻布,之所以选这种布料而非其他,是因为好找且价格便宜,官府负担的起,另一层是适合贴身�
不过麻布亦有弊端,它的透气性极佳,但杜明昭要做的是口罩,太能透气会令病菌直入人体,这并不是她要的结果�
如今城中铺子皆关了门,要找绣娘更是难上加难,孟伟不得已只好请了自家夫人来见杜明昭�
县令夫人柳氏在看见杜明昭画的草图后,既是疑惑又是好奇道:「杜姑娘要做的物什,我是见都没见过的。�
「夫人放心,我全心为永阳城好。」杜明昭说的真切,「这鼠疫一定会过去。�
「好,你要,我都听你的。�
柳氏听杜明昭讲解,着手剪布缝制�
杜明昭准备的两种,一样用两层麻布,另一样用四层。薄一点的寻常百姓用正好,而更厚的口罩是为给在西街留守的衙役还有与患者亲密接触的太医以用�
孟伟到两人这边瞧过一眼,同时问起这样貌怪异的东西是何用法,杜明昭耐心解释了一番,孟伟才明白是为防护,特别是那些因领命不得不留在西街的人�
衙门挤破了头想找法子避开染病,要是真如杜明昭所说,孟伟感激还来不及�
「杜姑娘,这真的有用吗?」孟伟担心是无用功�
杜明昭回道:「等孟大人发放下去,衙役们用起来便知道了。�
孟伟似信非信地点了下头�
他逗留了半个时辰,很快就有衙役找来,来人神色相当不安,禀道:「大人,王大人找来了。�
「王大人?」孟伟蹙眉不快,「这样的时候他出府闹什么闹,来做什么?�
王家乃是永阳城的大户人家,家中殷实,又盘有酒楼与多家铺子。可越是这种富贵人家,孟伟越怕和他们打交道�
因为来事都很麻烦�
衙役说:「王大人的嫡长子今早起热,被带去了西街,王大人执意要面见大人亲自谈这事。�
�124� 一百二十四
就在这时,又有一位衙役沖入院中,高喊道:「孟大人,属下等拦不住王大人,他人已到了这里,非要见大人不可!�
「孟大人!�
伴着而来的还有王洪才的哭�,「孟大人,求大人开恩吶!恳请大人看在我们王家的份上,允我儿回到在王府。�
衙役们伸手拦住王洪才,孟伟大步出�,厉声呵斥道:「王老爷,你这是做什么?�
「孟大人!�
王洪才被两人一左一右钳�,人已是半跪几欲倒地,他哭丧着�,嘴里不住地发出呜咽声�
孟伟看他一大老爷们哭得不成样子,颇为头疼,扬手就道:「好�,先起来,有什么话好好说。�
「孟大人�,求求您了!我家中年过三十才得的这么一个儿子!�
王洪才好不容易才被衙役们拉起了身,他似大受打击,「大夫说他染上了鼠疫,可我看我儿只是身体比寻常烫了一分,他若是被关在西街,那里的重病之人那样�,还不得没几日就成了恶疾?�
「王老爷,你得多体恤城中百姓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