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多杜明昭是忙不过来的,何氏便出了屋帮着把乡亲带来的「诊金」收掇到库房中�
杜明昭给头几个把了脉,有的只是寻常的头疼,还有的身上无大毛病,回去多补补觉养一养第二日就能好的,大多连药都不必吃�
这些乡亲竟还都以为自己染病,跑来找她看诊�
杜明昭旋即想明白缘何今日一窝蜂地涌入杜家�
大抵是因为此前村里对她的传言,每户的人家或多或少抱着忐忑不安的情绪难以信任她,可在荀荣康大闯抚平村后,连荀府都跪地恳求她入府看诊,村里还质疑她岂不是笑掉大牙了�
先前是死活不信,这会儿是非信不可,转折来的太快,抚平村直接触底反弹�
杜明昭有些无可奈何,她与几位婶子说了无病之后,还要被抓着问好几遍的「真的?」与「真不需吃药吗?」诸如此类的话�
故而杜明昭清了清嗓子,与后方还在候着的邻里叔婶道:「也快近用饭的时候了,大家今日先回去吧,等后日若仍感身子不适,你们可再来寻我看诊。�
杜明昭相信,给乡亲两日休息,那身毛病也不再是毛病�
吕家的胖婶子身子胖胖肚皮稍鼓,像是已有身孕,她提声道:「杜丫头,后日还是在你这处看诊吗?还是去薛家?�
「怎么?�
杜明昭觉得吕婶子想旁敲侧击说什么�
吕婶子似在忧虑,「杜丫头,薛家那面离着……离我家太远,你家我走来也得去一刻,不多方便。�
「这确实是个事,咱们上薛家可累得慌。�
「不知道杜丫头能在村里支个摊,离四面八方大傢伙都近些不?�
杜明昭揣摩乡亲们的话,她顿而回道:「那不如这样好了,往后巳时我会在村里那颗大槐树下头坐诊,旁的时候我多在薛家,你们想找我,上那地就是。�
村里的槐树正正好位于村的中央,往哪面都无差距�
吕婶子当即应了「好」,「还是杜丫头想的周到,多谢你了!�
乡亲们得了应,就此散去�
何氏幽幽嘆了句:「你二婶不知咋样了。�
「娘,我可不愿那杜家扯着二婶来看诊。」杜明昭瞥她,「若二婶一人还好,若不是,我可是头疼。�
「咱们和杜家还是远着些,事多。�
那回杜老太一闹,算是把杜黎最后那点微薄的感情都磨没了�
如今杜黎只想守着何氏和杜明昭,过好自家的日子�
杜黎在门前支着,胳膊发疼,他揉了揉跛着脚走来,「昭昭这给人看医也是够累的。�
「比教书如何?」杜明昭浅笑言兮,笑容明媚�
「比教书累多了。」杜黎直言,「若供我选其一,我宁愿教书。�
「你闺女能一样吗?你教书那是教一群人,昭昭可是挨个儿来,费心又费力。�
何氏给了杜黎一个瞪眼,那边杜黎哭笑不得摸鼻子,不甘心地辩解,「那我一日也不止只教一回书啊。�
哪有那样容易�
「你还要与我为这个一吵不成?�
杜黎摇头,「我哪敢?�
杜明昭就问:「爹,何时你能辞了教书,我好给你正骨养伤。�
「要离书院?」杜黎一时犯了难,「现在不成,至少等童试之后吧。�
杜明昭皱眉思忖片刻,復而还是点了头�
何氏扭头去了厨房,又探出个脑袋喊道:「来端碗过去,洗手吃饭了。�
杜黎便不再掰扯,去帮着端菜�
杜明昭在抚平村愈发受看重,杜家堆积的食材多的都快吃不完,原本家中鸡蛋都没几个,谁知这送来的鸡蛋是最多的,何氏每日都捨得下血本打三个鸡蛋�
何氏用最后剩的一把清笋炒了鸡蛋,而午时她烧了半只鸡,傍晚便将另外半只鸡焖了莴笋�
杜明昭以为在这里就是这点不好,无冰箱储藏,吃食都得尽快用掉,不然易发霉生细菌�
杜黎夹了一块鸡翅到杜明昭碗里,眸子暗垂,「昭昭,明日你去荀家,我陪着你吧。�
「荀家,那是高门高第……�
何氏夹着莴笋的筷子停在半空,她也语重心长起来,「荀少爷没继续挑刺,怕也为着秦管家,尽管荀少爷是为看诊,可到底是大家少爷,我和你爹不放心你,昭昭,你与你爹一道去吧?�
「什么秦管家?」杜黎好似没听过这么一说�
「是昭昭在城中无意救下的一人。�
何氏说不清楚,杜明昭就解释道:「县令秦大人家的大管家。�
「你与秦大人家也有干系。」杜黎深深皱眉,低声咕哝,「难怪呢……�
杜明昭反道:「难怪什么?�
「有回我在书院遇到一莫名家厮,问我可是姓杜。」杜黎终于串起了那日的疑惑,「我还说为何秦家来人打探我的情况。�
「他们怎么找爹爹了?�
「不是为难。」杜黎安顺杜明昭,「秦家见我是教书先生,也就夸了一番之后离开了,爹爹应是沾了你的光。�
杜明昭目光木然,「没料秦管家在秦家有几分份量啊。�
「不过秦大人只要不为难咱们就好,而且你要去荀家,那荀家我可知道,秦夫人与荀夫人关系交好,两家也走得近。」杜黎还是那句话,「爹放心不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