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该吃涮锅了。

    瓦舍的炭火没有王府用的好,点起来有点味道,不过也很暖和。

    翠花在炭炉上铺了个架子,上头烤着番薯和板栗。

    那两本《衣带渐宽》,许昭留在王府没带出来,便又叫翠花弄了几册其他的话本。

    不过看来看去,始终觉得没有那两本有意思。

    京城最近流行的是婉转含蓄派话本,好几页看下来,俩男主连嘴都不亲一个,好没有意思。

    一时半会又弄不来原版的《衣带渐宽》,许昭不禁有点怀念。

    离平日睡觉的时间还早,许昭闲着无聊,竟叫翠花找了文房四宝出来。

    铺纸研墨,想要写个话本出来,内容一定要劲爆过瘾的那种。

    拎着笔杆子想了半天,也没朝下落。

    男主角叫个什么名字好呢?

    年牧归...

    唉。

    许昭咬着笔尾,趴在桌子上发呆。

    半夜,翠花在外间睡下了,许昭还在床下坐着,纸上依然是一个字都没有,倒是落下了不少墨点。

    自己的磨墨技术没有鸣珂侍卫好啊。

    到外间看看翠花,帮他把快掉到地板上的被子拽好,许昭便回了内间,半靠在床上剥板栗吃。

    窗户很轻地响了一下,许昭心想,外头怕是又刮风了。

    刚要躺下睡觉,身后伸出一只手来,紧紧捂在了许昭嘴上。

    “别出声,”身后那人低声道,“别怕,是我。”

    许昭在京城也没多少熟人,一瞬间甚至以为是年牧归。

    抬眼一看,竟是个少年,瞧着很是面熟。

    他眨眨眼,表示自己不会随便喊叫。

    嘴巴上的手松开了。

    “你是?”许昭压低声音,“你是中秋灯会...”

    “是我,”少年点点头,面露喜色,“恩人,你还记得我?”

    许昭倒没想到还能见着他,毕竟当时在中秋灯会,好像有很多人在追杀他。

    “这么久不见,你长高了好多,”许昭上下打量着少年,“上次跟我差不多高,如今都高我一头了吧,身上也壮了。”

    少年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

    他确实跟以前大不相同了,不过那双眼睛还是没变,敏锐又深邃,透着警惕。

    “恩人,”少年半蹲在床头,仰头看着许昭,“那次忙着逃难,也没顾得上问恩人姓名,后来才得知,恩人竟是摄政王府的小夫人。”

    许昭脸上有些发烫,“这会不是啦。”

    “那自然是好的,”少年道,“我多番打听,才知道恩人是被摄政王买回去的,个中苦楚,想必也不方便说,如今,听说恩人离府,我高兴坏了,便总想着来见你。”

    许昭有点招架不住他的热情,抓住被子边,问道:“那你自己的事,可处理好了?”

    “一切都处理好了,”少年眼睛里带着喜悦,“此番前来,便是接恩人与我一同启程,离开京城,前往北漠。”

    “去哪?”许昭听着便觉得很远,连忙道,“你不是汉人?”

    “我是汉人,”少年笑笑,“可是,中原容不下我。”

    他看着许昭,“恩人可愿与我一同前去?”

    “我在北漠也算有些身份,吃住用度,不必在京城王府里的差,必不会叫恩人吃苦。”

    说实话,许昭是有些心动的。

    京城虽说繁华安逸,但靠近权力中心,总是处处要谨慎小心。

    北漠嘛...

    应该是在大西北。

    年牧归打仗是去渤海,在东边...

    大西北好吃的多么?

    听说那边羊肉很好吃。

    片刻,许昭摇摇头,朝床里边退了一点。

    “多谢你,”他笑笑,朝外间看看,又道,“我怕奔波,便不同你去了。”

    “你快些回去,叫人发现了,是要上报官府的。”

    “没人发现,”少年明显有些落寞,“外间那人叫我蒙晕了,一时半会醒不了。”

    “恩人当真不同我一起?”

    许昭摇了摇头。

    少年叹口气,站了起来。

    “对了,”许昭又问,“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转过头来,昏暗灯光里显得眉眼格外深邃,倒有些熟悉的感觉。

    “我叫璟,”他道,“我知道恩人叫许昭,是不是?”

    许昭点点头,对他笑笑,“你快回去吧,咱们有缘再见。”

    “有缘再见。”

    少年走到窗边,翻身跳了出去。

    等外头没有动静了,许昭才展开手,看着手心里那块铜佩。

    刚才慌乱中,那少年遗失在床边的,许昭留了个心眼,没有把铜佩给他。

    这铜佩很是小巧,做工却不俗,纹样也很好看,必然不是普通人家的东西。

    想着中秋灯会那晚,街上追杀少年的官兵,突然出现的鸣珂和年牧归,许昭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起码,这少年必然不是普通人。

    不过许昭没有那个脑子,便也不多想,把铜佩藏好,躺下睡觉了。

    瓦舍后院的日子过得很快,炭炉旁窝了大半个月,眼瞧着便要过年了。

    京城年味浓重,一进腊月里,街上便开始数着日子庆祝了,市场上的人都多了一倍。

    许昭跟阿钏他们出门置办年货,回来的时候,挑夫两个大箩筐都装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