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要买什么呢?”春水楼一楼的侍者迎上来,温和介绍着春水楼的特色胭脂。

    顶着周围若有若无的打量视线,少年听着侍者介绍了大致的种类,直接道:“春水楼的新品胭脂是哪一种?家里有女郎要成婚。”

    “楼里新上的系列……十二花系列是一个月前新上的,若是成婚的女郎,我推荐这一款牡丹。”引着少年走到十二花系列的柜台前,侍者打开一盒样品,在手上试色给他看,“是正红色,很适合。”

    食指点了点盒里的胭脂,少年收回手揉搓,指腹上的胭脂晕染开颜色。

    少年说道,“就这个吧,买一盒。”

    侍者笑:“好!”

    他取了盒新的,去到了结账的柜台前包装,少年跟着走过去。

    安静的二楼传来脚步声。

    等待侍者包装无所事事的少年不禁抬头往上看了看。

    楼上下来了三个人,最左边的一看就是春水楼里的,剩下两人,瞧着与他的年岁差不多大,正中间的那人衣着华贵,另一人穿着一件素色的广袖圆领袍,乌发如瀑。

    “那是桂府的小公子。”

    将胭脂包装完的侍者,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

    桂府。

    少年听大伯说过。

    学堂扩招就是因为桂家小少爷的病治好了。

    “……他身边那个人呢?”

    侍者一怔,“这,我就不大清楚了。或许是治病的神医……”

    “神医?”

    “对,听说这次揭榜的神医和桂府小公子差不多大,我看着像。”侍者笑道,“客官,您的胭脂已经装好了。”

    考虑到使用胭脂的女郎要结亲,特意用了红艳艳的喜庆色。

    少年回神,收回视线:“哦,多谢。”

    楼梯上,桂小山稀奇道:“舒徊,竟然有和我们一样的少年来春水楼买胭脂!”

    他给娘亲定制的胭脂做好了,他是来取货的——其实春水楼可以送货上门,但是桂小山想自己出来走一走。

    “他肯定和我有共同语言!”桂小山遗憾道,“可惜他要走了。”

    他见着少年从侍者手中接过了胭脂盒。

    舒徊看过去,脚步顿住。

    他的视线是很好的。

    少年接胭脂盒时,露出了食指指腹上的胭脂色。

    舒徊看得一清二楚。

    第125章

    少年回到落脚客栈时,大伯已经在了。

    “阿明,做得不错!”大伯先是夸了他,然后说出自己打听到的消息,“我们来的时间正好,学堂扩招的时间定在了后天,只持续一天的时间。”

    少年若有所思,问道:“需要测试么?”

    “府学学堂,是与村学有些区别。”大伯说道,“据说,府学里的先生会要对每个人单独进行谈话,再决定是否能够加入学堂。”

    “只是谈话?”

    大伯有些迟疑:“……应当是吧,我问过了,那人肯定不会这次学堂考经卷诗文。”

    他拍了拍少年的肩膀,“你明日好好休息,养足精神,后日一早我们就去学堂。”

    他神色凝重:“听说这次扩招的限制少……要来参与的人很多。我们早起,去占位置。”

    .

    桂府。

    舒徊问道:“你什么时候去学堂?”

    桂小山捧着甜瓜的手一顿:“后天啊,说好了后天。”他警惕道,“你不会想要催我明天就去吧?”

    他猛地摇头,“这可不行,学堂都说好了,后天开扩招……我是无所谓,城里。欸,对了,我们也要去啊,你别忘了。”

    舒徊漫不经心,“嗯,我记得。”

    “那你会去吧?”桂小山追问道,“搞特例不好!”

    他看到舒徊莫名笑了笑,摸不着头脑。

    舒徊眼带笑意,“当然会去。”

    春水楼见过的那个少年……

    他可以在学堂遇见,并且知道他的名字了。

    至于怎么知道的……

    当然是用了一点小手段。

    舒徊心中毫无愧疚,他只是略用手段,弄清楚了少年来丰都的目的,对于他的姓名背景一概不知。

    但他应当会有个好名字。

    舒徊想起春水楼初见时,心绪潮涌。

    他觉得那个少年,一定是自己的同伴!

    而且……他们的关系应当顶好顶好!

    舒徊唇角微扬,整个人温和极了,桂小山捧着甜瓜愣了片刻,一溜烟拔腿跑了。

    舒徊的状态真奇怪。

    桂小山怂怂的。

    .

    第二日少年没有出门,待在客栈里。后日清早,到了学堂扩招的那一天,大伯带着他去了府学学堂,门口处有一位先生指引登记——

    登记过后,才算挂上了号,可以等待先生谈话了,谈话的先生与登记的先生也并非同一个人,少年看到有来得更早的学生,被带着往学堂里走,想来面谈的地方在学堂之内。

    大伯只能送他到学堂门外。

    先生五人一组发放着登记的纸卷,轮到少年的时候,少年握着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写出自己的大名:

    君既明。

    大溪村里,用到大名的地方很少。

    名字的写法是他同木无花学来的。

    从前没什么感觉,如今明白自己要学剑后,君既明方才认为这个名字很不错。

    自古君子多配剑。

    而他恰好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