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一笑,“我是君,他是臣。君臣有别。”

    他拍了拍大监的肩膀,“朕有些累了,锦衣卫的名单,让他们拟了给你过目吧。明日尽早出发,以免夜长梦多。”

    第120章

    一夜后,晨光熹微之时,二十六名来自钦天监和锦衣卫的精锐换上常服,策马出帝都。

    他们将一同前去定南道,随后分别往定南道的十三府城去。

    此刻是同路人,等到了定南道,便是竞争对手了——陛下对预言如此看重,能够寻到预言中那柄剑的两人,定然能加官进爵,获得厚赏。

    郁衍瞥了眼自己身边的大个头,大个头腰间的佩刀和寻常锦衣卫的不同,更宽更大一些。“你叫什么名字?”

    “萧戈。”大个头说道,“前路漫漫,还请郁兄多关照。”

    郁衍问道:“你认得我?”

    萧戈理所当然道:“你不是国师的关门弟子吗?大家都知道。”

    “哦。”郁衍淡淡道,“我也认识你。”

    他的目光落在萧戈腰间的佩刀上。

    萧戈朗然笑道:“郁兄是认得我的刀吧!这柄刀是家传之物,得陛下开恩,我不必配统一制式的绣春刀。”

    郁衍淡淡一笑:“统一制式的刀,杀了人难找到痕迹。你的这柄刀如此特别,叫人轻易就能分辨出来。”

    “啊?”萧戈愣了愣,没想到国师的弟子是这样的……

    他说道,“我是锦衣卫,只会跟着圣上的旨意做事。”

    郁衍嘴角微勾,却是没说什么了。

    只跟着圣上的旨意做事,确实不会出错。

    但是人的一生,要做的选择何其之多。

    他说道:“萧兄,我知道一条路,能够更快地去定南道。”

    萧戈闻言,挺了挺胸,“那我们便和他们分开行动吧!反正到了定南道,也是对手。你放心,我能保护你的安全。”

    春风为定南道送来了客人。

    但此刻的定南道,谁都不知道这件事。

    .

    定南道。

    丰都。

    少年的大伯最少都会每半个月来一次府城,对府城里的情况很是熟悉。这回来府城,他先是找了相熟的店家把家中积累的草药和猎物处理换成了银钱,又帮着骡车的主人卢叔卖了东西,才安安心心去打听府城学堂的事。

    “你家里的孩子想要来学堂念书了?”

    “嗯,想着到年龄了,家里尚有余裕……”大伯说道,“你也知道我家里的情况,我是准备让阿明先来府城学堂,小福去村学读一两年再说。”

    “你家阿明不读书也有好前程。”和他说话的,是收兽皮的老客人。

    “总是往山上跑算什么事?他爹娘就是这么走的。”大伯说道,“我想着他读个一年半载的,给他在府城里托关系找个事做,算是对他爹娘有个交代了。”

    老主顾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打听的时间可真是太巧了。”

    “怎么说?”

    “府城学堂正月过便开学了,如今是二月,已过了学堂的入学时间,按理来说学堂是不收人的。”老主顾低声道,“但是今年不一样。”

    听到说过了学堂的入学时间,大伯心情有些低落,可老主顾后一句话显然在说事情还有转机,他不由得追问道:“今年扩招么?”

    “差不多吧。”老主顾说道,“你这次来府城,发现什么不同没?”

    “这种时候了,你还同我卖关子!”大伯嘴上抱怨,心中却开始思索。他上次来府城还是年节前,年节时大雪封路,很不好走。

    要说有什么不同……

    大伯试探性说道:“桂家的寻医告示撤掉了?”

    “对!”老主顾点头,“正是!听说桂家找到了一位名医,有办法医治他们家小少爷的离魂梦游症。那位小少爷如果真的被治好了,肯定要去府城学堂的,我听认识的人说,府城学堂近期就会公布再次招生的告示了。”

    他笑道:“咱们做了这么多年生意,我从你那里采买来的兽皮,大部分都是你家侄子处理的吧?”老主顾想了想,“我和他没见过,却算得上认识。你要是真的想送他来学堂,我就带你去找熟人打听具体的时间。”

    大伯说道:“估计是真的治好了。否则学堂不会公布招生的告示……不过这种天上的人物,和我们没关系。不瞒你,我是真心想送他来学堂,咱们现在就去?”

    老主顾笑吟吟看着他,没起身。

    大伯赶忙道:“当然了,这中间的打点费,我来出。”

    得了这句话,老主顾方才起身,“走吧,我带你去找他。近日不少人找他打听消息,不过他都不见人。”

    “他不见外人,却见你。”大伯笑道,“找你打听,真是找对了。”

    他往老主顾手里塞了个荷包,“初次登门,准备登门礼的事……还请您多指点。”

    “好说,好说。”

    大伯跟在老主顾身边,去打听学堂的事了。

    若有确切眉目,很快便能把阿明入学的事敲定。

    入学的事有了盼望,大伯心情愉悦。

    至于其中的一些小花费……

    对比这些年少年上山采摘草药、打猎换来的银钱,实在是不值一提。

    有人在为能够进学堂欣喜。

    亦有人垂头丧气。

    丰都,桂府。

    桂小山躺在床上不肯起来,眼巴巴道:“娘亲,阿娘,好阿娘,我才刚醒来,就要我去学堂么?我要住在学堂、吃在学堂……哪里能养好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