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此,她在宁波就有家了。

    所以对于林雨宁,她十分感谢,一听到符合她要求的房子就立马通知她。

    很快,林雨宁到了。

    楼佳慧看到,立马殷勤的跑上前。

    “林女士,辛苦了,大老远的从松阳赶过来。”楼佳慧递上她买的星巴克咖啡和提拉米苏蛋糕,“还没吃完饭吧,先吃点蛋糕垫垫肚子。”

    “谢谢。”

    “应该的。林女士,我这就带您去看房子。”

    “好。”

    “请跟我来。”

    两人走了五十米,来到一栋棕色的房子前。

    “这是家书吧?”

    “是的,这是房主自己开的书吧,里面书和家具他都不要了。只有两个要求,一是不接受砍价,直接一口价1800万,二是周一早上立即过户,立马打款。”

    “我先看看房子。”

    “好的,林女士,我带您参观。”

    一楼和二楼都是书吧,三楼是仓库,顶楼闲置。书吧的装修比较老套。

    “您看,这栋房子还是比较宽敞的,您可以租给别人,也可以继续开书吧。”

    林雨宁满意的看着书吧。

    她从小就有一个愿望,就是开一家书店。类似于《诺丁山》里的男主角一样开个旅游主题书店,或者是《电子情书》里的女主角开个儿童主题书店。

    她想开一家书店,里面只卖她感兴趣的书,比如小说、电影、旅游和历史这四个方面的书。

    现在她可以在这家书吧的基础上重新装修一下,再在三楼增加一个免费的家庭影院,四楼给自己装潢休息室,bingo,计划很完美!

    这栋房子她要定了。

    林雨宁参观房子的时候还碰到其他中介带着顾客过来参观,一下给了她紧迫感。

    “小楼,这栋房子我要了,你联系房主吧,明早付钱过户。”

    “好的,林女士,我立马联系他。”

    第二天早上八点半,林雨宁一大早就开车抵达房屋多多中介店,店里有一位四十出头的中年男性在等着她。

    曾庆是房主,这是他十年前投资买的房子,他自己有点家底,给他老婆开了一家书吧消磨时光,可是最近不是股市暴跌么,他之前融资融券的账户需要继续投入资金,不然就爆仓了,所以他才急着卖这栋房子。

    “买主来了,我们签字刷卡吧。”曾庆看到林雨宁进来,立即对楼佳慧说道。

    股市九点半开盘,他要在这之前完成房屋交易。

    林雨宁很顺利的签好合同刷完卡,她还想和曾庆说几句话,提醒他在股市要谨慎一点,结果她一刷好卡,看到的是曾庆的背影,他一溜烟就走了。

    林雨宁:“。。。。。。”

    大概率曾庆是不会听她的,说了没说都是一样。

    转头她看着手中的购房合同,开心的笑了起来,她要有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吧了,开心!

    第175章 特力a

    对于书吧的装修,林雨宁还是找的墨点空间设计公司,用生不如用熟。

    林雨宁给杨楚琴打了一个电话,约好一个小时后在书吧那儿汇合。

    韩渝已经当了五年书吧店长了,虽然工资没有其他工作高,但是书吧离她家近,而且平时她女儿还可以在书吧里看书写作业,她可以就近照看她女儿。

    这么好的工作她不想失去。

    最近书吧换老板,她就很忐忑不安。

    还好新的老板没有换掉她们书吧里的员工。

    林雨宁当然不会换掉她们,还是那句话,用生不如用熟,书吧已经有自己的一套运营流程,她何必干涉。

    舒舒服服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书吧就行了,偶尔有空就去书吧里坐坐,至于怎么运营,她是不管的。

    “您看,这是我们的书吧的财务报表。”韩渝将财务报表递给林雨宁。

    林雨宁仔细翻看一下,账目很清晰,“以后还是按照原来的记账方式记账。”

    “好的。”

    “还有,接下来书吧主要卖的的书籍是小说、电影、历史和旅游这四个方面的书籍,你进购书籍就进这些书籍。”

    “好的。”

    “其他我就不做更改了,等会装修设计公司的人过来,等装修的时候你也需要每天跟进进度。”

    “好的,林总,您放心,我一定会仔细跟进。”

    “好。”

    林总,真是一个好听的称呼,林雨宁内心暗爽。

    不多时,杨楚琴过来了。

    林雨宁带着杨楚琴逛了一圈,“一楼我主要卖的书籍是历史和旅游方面,装修风格以新中式为主,要典雅大方,然后原来的咖啡馆改为奶茶馆。二楼是小说,装修风格小清新一点。三楼是电影书籍,风格复古怀旧,还要隔出空间装一个影厅。四楼是仓库,再加一个休息间。主要的诉求就是这些。”

    “好的。林女士,我会尽快做好装修方案。”

    “嗯,辛苦你了。”

    “不辛苦,我还希望多为您设计一些装修方案呢。”

    “哈哈,那就借你吉言啦。”

    林雨宁安排好书吧的事宜,就放心的去建仓特力a了。

    毕竟这才是她获利的大头。

    书吧能不能盈利她不在乎,反正整栋房子都是她的,她最多出一些人员经费和运营经费。

    拥有一家书吧是她的理想,而不是她获利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