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辣文小说网 > > 日落江湖白 > 第262章
    他似蟹而行,横挪碎踏,跟她打着商量,“姜门主,你我之间应该谈不上仇怨,入您主坛并非是我的意思而是孟无度。”

    姜梨抱着青瓷坛,视线也落在坛子上,她侧身向他,沾九夜在她脸上看不出情绪,只觉得她在跟“它”叙旧,他将碎步扩大。

    “我只是个从犯,也没动什么手,既然刚才没杀我,现在——也饶我一命吧!”

    沾九夜瞅准一个时机,对着姜梨飞出一把暗弩,脚底生风,甚至不敢去看是否射中。他甩开双足,蓄力撞开一侧窗棂,左脚起跃,眼看就要翻越而出。

    背后忽然一紧,沾九夜察觉到一股向后收缩的外力。

    姜梨左手抱着青瓷坛,右手五指曲张,虚空抓着一刃掌风,控制着沾九夜的行动。那是一种类似市井人家形容老虎,吓唬小孩子的手势,她手小,还有一些肉劲儿,若非没有一声“嗷呜”,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孩子把戏。

    而她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他,“虎爪”向左一划,悬空的沾九夜风筝一般撞回到地上。沾九夜不恋战,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继续逃命。姜梨偏头看着他的背影,观赏他无畏的挣扎。

    最后一步,她没让他迈出这间栖舞殿。

    “上天有好生之德!玉璧山对面就是观音殿。”沾九夜慌乱大喊。

    “可惜我罪孽深重,不见观音不拜佛。”鬼刃剑划破了沾九夜的脖子,沾九夜此生的最后一幕,是姜梨收剑,神色平淡地看向他的一眼,“九幽黄泉无客栈,你们先去,我早晚会来。”

    栖舞殿渐入宁静,殿外打斗却没中止。

    血气熏人,鬼刃剑在剑衣中兴奋轻颤,可是姜梨不喜欢,抱着怀里的‘太师父’提前离场,越过沾九夜和冯舀尸首前吩咐门众,“把这两颗人头吊起来,等孟无度来摘。”

    第111章 东南西北四主集齐了

    孟无度不知道冯舀和沾九夜死了,如若知道,一定跑得比谁都快。

    坏就坏在他不知道这些,并且仍然对守杀姜梨抱有着无限希望。

    孟无度重回玉璧山那日,整座殿宇一切如常。山门无人把守,这是他自己的意思,软风石阶空空荡荡,都是他离开前的布置。他打算演一出空城计,在姜梨冲上无常殿时带人一哄而上。

    而这些设计在此时此刻,全部用在了他自己身上。

    他没对悄无声息的环境起疑,没对空无一人的两殿三院起疑,他独自一人迈进通往栖舞殿的高台。山风交错来回,隐约在殿门左右看到两颗摇曳的黑黄灯笼。

    孟无度眯了眯眼睛,内心毫无预兆地感受到一种紧缩。黑不善的人头是他从龙门石壁上摘下来的,他知道‘这种东西’与灯笼之间的不同。

    抬起的右脚落不下去了,他带着它后退,再退,拧身一顿!

    身后站着一个啃着脆梨的小姑娘,他跟她见过许多次面,说是看着她长大的也不为过。她身上总有一种恹恹的戾气,这次再见,不知为何多添了一点活人的气质,她有双孤零零的狼目,有口鲜艳的红唇,她对他饶有兴致的偏偏头,露出一个心情还算不错的笑。

    东南西北四主,今日能集齐了。

    正好作为她送给陆祁阳闭关之后的大礼。

    姜梨杀死孟无度以后去吃了顿午饭,席间有人跪到殿前,她夹着菜挺起后背望了一眼。是被她留下来镇守主坛的黄皮脸,这人人如其名,是一个面黄肌瘦的瘦干青年,五官长得其实挺精神,就是吃不胖,跟严辞唳手下裴宿酒有几分想像。

    姜梨收回视线继续吃饭,殿外黑黢黢的跪着一堆人,全部都是这次被天下令俘到地牢里的主坛刺客。

    黄皮脸浑身紧绷,几次吞咽,方鼓起勇气对姜梨道,“属下看护主坛不利,致使孟无度等人进驻,请门主治罪。”

    他知道这是死罪,可他仍是惧怕姜梨忽然挥剑的那一下。他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动手,她的剑太快,据说快剑杀人,被杀者反而是最痛苦的,因为身首异处的太突然,魂魄来不及离体,会有至少一盏茶的时间,看到自己淌血的腔子。

    他的这些“知识”是听外头那些说书人信口胡诌的,他们很喜欢编造姜梨的狠毒,以此达到故事的趣味性。其实快剑不疼,钝刀反而受累。

    姜梨没理会黄皮脸愁苦,安安心心吃饭,顺便敲了敲拂尘老道的碗边儿,“吃啊。”

    他非要跟她回来,说要看看原来山脚的旧道观。结果来了以后差点哭出来,姜梨把他那房子拆了,做成了一座坟冢,埋尸用。

    “你是要把这些人都埋到我家吗?”老道用筷子指着外头的那些人说。

    “那里早就不是你家了,你之前也抢别人的,我抢过来自然就是我的,懂不懂江湖规矩。”姜梨一边哧哒他一边给他夹了块东坡肉。

    两人没有继续吵嘴,姜梨扒了两口饭,忽然对着黄皮脸抬了下眼皮。

    她眼神发直,像在琢磨着什么事,她发直不要紧,黄皮脸跪不住了。

    “您要不弄死我吧!”

    “你爹是不是教书的?”

    两句话前后出口,黄皮脸就差自尽了,原来门主这回改口味了,不杀下属,改杀下属他爹了!

    “我爹不行啊,我爹年岁大了,他是个本本分分的秀才,虽说一辈子也没拼上个功名,十里八村的孩子也教了不少,您不是不杀老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