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妈妈就叫赶紧上菜,瞧见桌上有一道樱桃萝卜,赶忙往安氏那边端近了一点:“太太长途跋涉,恐怕胃口不好,我叫厨房备的都是些清淡饭食,这道樱桃萝卜酸甜可口,您尝一尝,也好缓一缓胃里的恶心。”

    安氏并不亲自动筷,等丫头们挟进碟子里才吃了一口。

    樱桃萝卜本身就小一些,此刻每个被切成了四份,刚刚好一口就能吃下也不至于鼓起腮帮子太失礼,萝卜是方大厨子之前腌泡过的,他原想着等夏天的时候正好天热,吃这东西解腻又清爽。

    现在提前拿出来了,没有完全泡好,但也有优点那就是没有特别酸,是清清淡淡的恰好的口味,正适合。

    安氏一连吃了三瓣,拿帕子擦擦嘴,点头:“不错,叫大厨房给常姨娘那边也备一份,她一向体弱,少爷姑娘们那儿送了没有?”

    吴妈妈说都送了。

    太太嘴里的少爷姑娘一向只有大少爷和大姑娘,其余人那里她都是不冷不热地处着,不过分亲近,也不会缺吃少喝。

    她问过一遍就算了,底下人却要去厨房传达消息。

    顾二丫一边帮方大厨从泡缸里捞萝卜,一边问:“这是五份呀?”

    她觉得自己想得很周到了,大姑娘一份,大少爷一份,常姨娘一份,再有常姨娘生的二姑娘一份,没错吧。

    方大厨子却摇头:“你且再等等吧!”

    顾二丫很听话,一边烧火,一边等着。

    果然,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就有个打扮十分俏丽的丫头进了灶间,她年纪不大,头上却簪了一朵金芙蓉,耳坠子都是红宝石的,插着的两只手上叠戴着掐金丝的镯子。

    顾二丫眼睛都直了。

    她早上已经见过了太太院里的丫头们,穿戴得比她们这些小丫头要好得多,但这个才进来的丫头更甚。

    她自称叫珍珠,是谭姨娘屋里的丫头。

    顾二丫之前听八卦,说谭姨娘是姜老爷姜逢年的亲表妹,姜老太太和谭姨娘的娘是打小一块长大的姐妹,俩人开始的时候嫁得差不多,后来姜老太太的丈夫考了科举,当上了官,谭姨娘的爹却没考上,且屡试不第,后来干脆放弃了,老老实实回家种田去了。

    两边的家境差的有些大了,却也还是时常来往,谭姨娘和姜逢年也算是青梅竹马,若是真能成婚也算是一段假话。

    但姜逢年中举,安伯侯府榜下捉婿,姜逢年娶了太太安氏,亲表妹小青梅就失落了,但谭姨娘说自己是真爱,后来到底还是入了姜府,只不过成了姨娘。

    顾二丫不知怎么的,想起了顾大山和她林表姑,也是表兄妹,继母梅氏每回提起林表姑都恨得不行。

    那太太对谭姨娘呢?

    她不知道。

    她只看得出来谭姨娘大约很受宠爱,不然珍珠不能穿得这样花枝招展。

    珍珠是来要樱桃萝卜的。

    她进了灶间没有发脾气,甚至脸上笑盈盈的,可就是带着股天然的高高在上,看见顾二丫在挑萝卜,就使唤她:“挑底下泡得时间更长一些的,我们姨娘爱吃酸口的,底下的味儿才足。”

    顾二丫眨了眨眼,看了一眼方大厨子,见他点头,麻利地挑了三碟子出来——她记得可清楚了,谭姨娘也有一儿一女。

    谁知道这三份挑出来装好,珍珠皱了皱眉,说少了:“再多备一份。”

    顾二丫没明白:“这东西虽然清淡解腻,吃多了却不好,容易倒了牙。”

    珍珠捂着嘴一笑:“哪跟哪啊,还有一份是老爷的。”

    她相当得意:“你就尽管打,咱们府里还缺这么个萝卜不成?”

    顾二丫心说是不缺,可这萝卜是方大厨子自己掏钱买的,当时顾二丫还帮着他洗萝卜呢,一共才泡了一缸,说好了夏天好吃的。

    那会儿真没想着能有这么多人吃这东西。

    樱桃萝卜挑好装好珍珠也没自己拎,随手点了个小丫头帮她拎走了。

    方大厨子从头到尾没说话,揣着手绕到缸边上瞅了一眼,说:“行了,过两天再泡一缸吧!”

    顾二丫掐手指头一算,太太那里五份,谭姨娘那里四份,还有七份呢!

    但她已经很信服方大厨子了。

    而吴妈妈那里也很快收到了消息。

    她和常管事斗了小两个月不是没有成果的,到底还是拉拢了几个丫头小厮替她打探消息,再者东南小院都是她安排的,往里头安插进两个眼线也不是什么难事。

    珍珠刚端着樱桃萝卜回去,她这里就得了消息。

    这消息忍不住叫吴妈妈啐了一口——谭姨娘那是真爱吃萝卜么?分明不是,不过是想和太太打擂台罢了,来了头一天就想让别人知道府里头有她这么一号人,又想显摆自己得宠,忒不要脸!

    她在外头义愤填膺,进了太太的屋子却不敢露什么表情,进去把事儿说了。

    安氏这会儿正叫丫头们弄了热水给自己烫脚捏脚,听了这消息闭着的眼睛都没睁一下:“不过几碟子萝卜,有什么好宝贝的,她既然要给就是了。”

    吴妈妈急啊,她是陪房,关系很亲近,有什么话都敢说:“太太,那哪是萝卜的事情,是她心大了。”

    安氏嗯一声:“也不是头一回了,算了。”

    吴妈妈心说哪能这么算了,太太脾气也太好了。

    下一刻,她听见安氏道:“是我考虑不周,大家和我一道儿坐的马车,想必都舟车劳顿,你给孟姨娘、柳姨娘他们那里都送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