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辣文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成土匪搞基建 > 第493章
    显然村长儿子是把黑熊寨的事打听的清清楚楚,就等着当爹的同意便能上路。

    说实在的村长听了儿子的安排要说不心动是假的,但上了年纪又做了这多年村长,瞻前顾后已经成了习惯。

    一天挣几百文是好,可要是差事黄了呢?家里有地至少一年到头饿不死,去了祁州,那可是背井离乡,半点后路没有,到底是种了一辈子地的人家,哪里能轻易说不要地就不要地了。

    跟清田村一样情况的村子还不少,有的鲁莽些直接收拾家当走了,也不考虑前考虑后,有的想的太多,反倒是一时间走不得。

    于是祁州接壤琼州的府县这几个月来接收了不少琼州过来的人手,叫琼州沿道的府县官员叫苦不迭,拦他们是不敢拦的,黑熊寨在接壤的地界都是派了兵过来镇守的,之前黑熊寨都敢入琼州抓海商,只百里不到抓他们更是易如反掌。

    甚至这些官员都不敢明目张胆宣传不许治下百姓去祁州,但瞧着治下人口流失如此严重,到了今年秋天收不上来秋税,他们也没有好果子吃。

    要是没在东窗事发前想好办法,琼州的严刺史定要治他们个失职之罪。

    与琼州官员相反,被大当家派遣到各个府县当县令府尹的书生们可是高兴的很,祁州缺人,一下流入这么多人口,正好弥补发展的空缺。

    尤其是与琼州靠的最近的顺民府。

    顺民府的府尹是当初被秦襄和邢堂明一封信从琼州诱拐过来的师兄,本事算不上大,最开始只叫他管理一县,在去岁考核中评了优,恰缝顺民府府尹调去容州,他便上位了。

    也就是黑熊寨缺人,又只看中能力不看背景,不然大燕要从白身做到府尹的位置,少说也要十年功夫,就这还得有家里人在背后操作,一点背景没有辞官的时候能坐上四品官,那都是厉害的。

    “常大人,琼州那边有几个县令给咱们送信过来了。”

    “哦?是有关琼州百姓到咱们治下务工的事?”琼州当官的,尤其是紧邻祁州的官员,一个个都胆小怕事的很,深怕黑熊寨什么时候就打过去了。

    不少人都想着三年官当满活动活动调出琼州,实在不成调去琼州沿海也是行的,至少琼州陷落的时候他们不是头一个遭殃。

    奈何大家伙都知道这里的差事是个烫手山芋,没一个想接任。

    “正是。”

    “他们怎么说?是想叫我们不要继续对琼州百姓招工,还是说准备威胁我们告到大燕朝廷。”常持在山水书院不成器后,回到琼州做教书先生,对琼州官员了解的很透彻,眼下敢寄信过来已经是胆大的官了。

    “都不是,他们是想问问黑熊寨什么时候打过去,要是眼下黑熊寨没有计划过去,问他们准备献城的话黑熊寨能不能接手。”回话的官吏表情平静,一点也不觉得自己说出来什么惊人的消息,当然不是他面瘫,而是在此之前已经吃惊过了。

    “……”常持愣在原地足足半盏茶的功夫,才神情复杂道,“先前听大当家暂居桥头县时,不过占了桥头长鹿两县之地,便有鹤山县的百姓前来献城,没成想今日竟然又遇上献城的官员。”

    “黑熊寨境内是何等盛况,只要长眼睛的都能看到,百姓便是再一字不识,也知道什么是好日子,此乃民心所向。”

    “是啊,民心所向,能为圣人口中的圣君办差,此生也没有遗憾了。”常持自认为大燕开国后,科举上榜的进士没几个是真的施展报复了的,多数人都是朝廷利益争斗的牺牲品,每次科举有多少惊艳才绝的书生中榜,每次就有多少年迈的进士失意,就大燕皇帝政令都推行不了,还要看世家脸色行事,如何能够治理天下。

    也不知大燕是世家为皇帝治理天下,还是皇帝为世家代管天下。

    “大人,别拍马屁了,这事应下吗?”

    “看大当家的意思,左右不过几个县城收下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

    “收了吧。”这几座县城也不是什么地理要冲,黑熊寨不动声色的吃了琼州当官的只怕连话都不敢说。

    “那这几座县要另外规划吗?”君凯之最近在和大当家重置行政制度,大燕用的州府县比起前朝要好一些,但大当家说现在划分的州太大了,尤其是南境四州,就算地广人稀不必要安排过多的官员,可随着经济发展人只会越来越多,一州之地过大,会让关南境四州的官员滋生不必要的野心,还是早些重新规划的好。

    而且大当家不准备继续用大燕的州府县,准备改成省市县镇村的结构,村子的村长也算官吏,同时一个村子也不光只有一个村长管理,还要配备其他官吏,这样算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够凑够这么多管事的官吏,不过随着读书人增多,总是能办到的。

    “不用。”本来他重新规划省市为的就是让这些地方相互牵制,从前一些州府的要冲之地他打算就近划入别的省市,只有各个省市都掌管其他省市的缺口,才能防止省市依仗地势独大。

    周大当家这头开口,常持那头便立刻去兵营,黑熊寨兵政亦是分开的,常持想要动兵自己动不了,须得持大当家的诏令才能动兵。

    于是某个夜黑风高的晚上,靠拢黑熊寨的地界的琼州府县被一口吞吃下去,等消息传入琼州刺史耳朵里,已经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