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辣文小说网 > > 燃骨 > 第40章
    谢燃:“………………………………”

    他甩开赵浔的手,蓦然提高了音量:“我怎么知道!陛下九五之尊,周公之礼应早有女官教引,纵使失职,也有妃嫔后宫,问我做什么?”

    经典古籍、贵族教养,都讲究“行不急,言不失口”,不高声与人辩驳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因此,谢燃即使是死到临头,或者懵懂失忆的时候,都鲜少如此失态。

    赵浔收回手,抬头望着他,轻声幽幽道:“李兄怎么这么大声,要是屋主又来查看,岂不尴尬。”

    谢燃:“………………”

    赵浔又说:“李兄忽然就这样激动,倒像我要对你做什么,或者……已经对你做过什么似的。”

    谢燃:“……”

    他只觉得喉头简直泛上一股血腥气。

    “但你这回说错啦,”赵浔微笑地看着他:“我和其他皇帝不一样,没有后宫妃嫔,连近身宫女都无……”

    年轻的帝王轻描淡写地在这破落的农舍中吐露着宫闱秘闻。

    最后,赵浔说:“我只有过一个人。我们的最初几晚,他也和你说过类似的话。”

    年轻的帝王笑了:“你猜,我当时是怎么回答他的?”

    “我说,我就要他,要他再也洗不干净。”

    第25章 易容

    那一整晚,无论赵浔怎么撩拨,谢燃都没再理他。

    除了两人在床位分配上出了点小问题。

    张大娘把他们当作夫妻,屋内自然只有一张床,若按赵浔的意思,两人完全可以抵足而眠。

    谢燃面无表情道:“陛下不是说,不和他人接触,只有谢侯一人吗?我不能坏了陛下清誉。”

    他说完,自己都对自己有点刮目相看,只觉这几天相处,自己的下限又被赵浔成功拉低了许多。

    赵浔却笑道:“你都说了,事急从权嘛,他不会介意的。”

    ——见鬼的“事急从权”和“他不会介意”。

    谢燃只觉自己现在但凡还活着,再和他多说几句话便要折寿。

    他索性不再搭理赵浔,起身披衣,直接吹灭了油灯,坐在桌前,撑着额头闭目养神。

    赵浔在黑暗里,无声无息地笑了。

    借着窗外幽冷的月光,他始终注视着那人暗夜里模糊的背影。

    大部分人其实不会意识到,坐姿其实也是非常特殊、具有个人特征的。

    比如,赵浔可能因为是民间长大的,又性格诡谲,总是坐没坐相,喜欢半倚着东西,姿态闲散风流。

    而有的人,又因为受过太过严格的礼仪教育,时时刻刻行止端庄,简直能被画上礼记。就像一根绷紧了的弦,拨一下,就要惊弓之鸟似的跳将起来。

    但介乎两者之间的也有。

    赵浔只记得一个人。

    谢燃,谢明烛,的确是文臣标榜,被誉为君子如晖,从小受的就是最严格的贵族士子教育,认真起来连最古板的礼官都挑不出一点毛病。

    很多人便认为谢燃是不苟言笑的人,再加上后来那些杀伐果决的行事,许多官员畏惧谢燃甚至曾犹胜赵浔——毕竟谢燃活着时,赵浔作为一个皇帝,反而被衬托得平易近人。

    但其实很少有人知道,私底下的谢燃并不多么刻板,重视礼仪,反而恰恰相反。

    赵浔见过他无数次在桌案前办公的背影,有批阅文书的,有烹茶下棋的,有支着下颌假寐的,甚至还有无聊时脸枕着桌案,提着笔随手涂鸦的。

    而在赵浔看来,谢燃的坐姿背影也很特别。

    他放松时,并不会将脊背挺得很直,而是喜欢微微侧身,半靠在桌上,背部成了道漂亮的弧线。不过这样一来,衣摆就会落在地上。

    谢侯爱干净,不喜欢衣摆脏污染尘。这些贵公子又把玩惯了玉佩文玩,多少都有点手贱。

    因此,他便养成了个不为人知的小习惯,会在不干正事时,捏着自己的衣摆玩,

    赵浔微微眯起眼睛,看着黑暗中的那人背影。

    他一手半撑着额头,呼吸平稳,似已入睡。另一手搭在膝上,松弛修长的手指下,压着外袍衣摆。

    那月白色的罩袍堆叠在他膝头,就像一片重重叠叠的月光。

    赵浔轻轻地站起身,站在他身侧。

    人没醒。

    赵浔弯下腰,手臂穿过对方的腋下,将他抱了起来。

    睡梦中的谢燃眉头紧皱,却竟依然没有醒。

    赵浔将他放在床上。

    然后,他自己躺在另一侧,听着对方的呼吸,合衣而眠。

    *

    这一晚,赵浔竟没有再做那些血色的噩梦。

    因此次日清晨,他醒来时,心情很好,正想喊“李兄”——却发现,屋中已只有他一人。

    帝王日日早朝,习惯早起,再加上手上的毒到底不轻,酸痛难忍,睡的并不好,因此其实睁眼时天色尚早,才初破晓。

    他披散着长发从椅上起身,看着空荡荡的竹屋,唇角的弧度一点点淡了下去。

    这么早,人会去哪里呢?

    还是说,索性就是不敢而别,跑了。

    赵浔面无表情地拿起床头的一只竹叶编的蚱蜢,是那人昨晚亲手折的。

    他低下头,如瀑的黑发从肩头泻下,像匹上好的缎子,又像一张精致漂亮的网,落了几缕在那竹蚱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