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辣文小说网 > > 我在古代行医 > 我在古代行医 第104节
    “行针已经至十针了,看来病情好的差不多了。王爷你今年四十有二了吧!”来摸骨之人,正是旬王爷。

    “徐大夫,没有想到你给本王号个脉象,就知道是本王,端是厉害之际。”旬王爷赞赏地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徐大夫的钦佩之色。

    “王爷谬赞了,您身上的香味,略有记忆,加上号脉,再次确认下来罢了。”徐青衣谦虚地回应,她的脸上洋溢着和煦的笑容,仿佛春风拂面。

    第二百一十一章 :你猜?

    “这段时间,本王都会在京城,到时候劳烦徐大夫给本王仔细检查一下身子了。”

    “王爷言重了,能为王爷效劳,是我的荣幸。”

    擂台上的了两位御医,见徐青衣和旬王爷谈话之间,这么熟稔之后,都有些吃惊徐青衣和旬王爷两人之间的关系。

    然而,擂台上的两位御医年纪都不小了,在御医院内当值多年,也见过旬王爷年少之时。

    知道旬王爷年少之时,脾气火爆、性子又嚣张跋扈,此时这么和蔼的和徐大夫说话,这让他们两人都有些难以置信。

    旬王爷对徐青衣的敬重和信任,显然已经超出了寻常御医的范畴。这令他们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疑惑,这个徐大夫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王爷如此看重?

    “这位姑娘,不知道你叫什么?”等旬王爷离去之后,徐青衣继续下一位摸骨,先是手上骨头摸了摸之后,再是手腕,再是手臂,一一的仔细摸过,然后又问道:“姑娘的骨骼清奇,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子。”

    傅铃听到徐青衣这么说,也有些意外,随后脸上露出了得意之色,她说道:“那是自然,本小姐可是出身名门望族,家中祖辈都曾是朝廷重臣,本小姐从小便是娇生惯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徐青衣闻言,微微一笑,说道:“姑娘从小锦衣玉食,号脉也是气血充盈,但是每逢来月事的那几天,应该是疼痛难忍,兼之有淋漓不尽,日后该找大夫调理一段时间。

    这位姑娘的年纪,应该是今年才及笄,年芳十五岁,不知道我可否说的对了。”

    “真给你说中了,你这是猜的,还是摸骨、号脉号出来的?”傅铃一听,眼前的徐青衣不仅仅说中了自己的年纪,还从短暂的号脉功夫当中,看出自己每月来月事疼痛难忍,兼之有淋漓不尽。

    傅铃听后,顿时对徐青衣佩服得五体投地,之前她也找了不少女大夫和女医看过,但那些大夫号脉之后,往往只是问几句病情,然后就开药,哪像徐青衣这般,能够如此精确地诊断出自己的身体状况。

    “你猜?”徐青衣笑着卖了一个关子。

    “那……那请问徐大夫,我该如何调理身体呢?”傅铃问道。

    徐青衣沉思片刻,说道:“姑娘的身体虽然并无大问题,但月事疼痛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要是姑娘相信我的话,等过了这场比赛之后,姑娘再请我到府上,再仔细给你检查一下身子了。”

    “哦,我倒是忘记了徐大夫你正在参加医道大比的考核。

    今日就唠叨了,改明儿我再请你到府上去吧!”傅铃冲徐青衣温婉一笑,便下了擂台。

    等傅铃回到酒肆之后,她一脸的高兴的冲自己爹和哥哥两人道:“爹,哥,那个徐大夫还真是厉害,只在我手臂上摸了几下,号脉一会儿,再说了两句话之后,便猜出我的年纪,甚至号脉的时候,知道我身子哪里不舒服的。”

    “这么说来,这徐大夫还有几分本事了,那么这次医道大比,谁夺魁还是一场未知之数了。”傅学全闻言,他望向徐青衣的方向,若有所思的道。

    “玲儿,你说徐大夫号脉你一会儿就知道你身子哪里不舒服的。你这是病了?”傅宰相有些担心自己自己闺女的身子问道。

    “爹,我只是有些女子病,并无大碍的。

    等过了此次医道大比,改明儿请徐大夫上府上给女儿好好看看就成了。”傅铃让她爹不用担心道。

    然而,此时赛场摸骨判年龄还在进行的,十六位参赛的选手摸骨的速度有快有慢,速度快的,像徐青衣和白烟那般,已经摸骨完大半人了,慢的,也完成了三分之一。

    赛场的气氛异常紧张,围观的百姓的目光都紧盯着那些正在摸骨的选手,仿佛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决定比赛的走向。

    徐青衣和白烟,作为速度最快的两位选手,他们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

    她们的手指在参赛者的骨骼上轻轻滑过,仿佛能透视一切,准确无误地判断出年龄。不仅速度快,而且准确率也极高,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

    因为被她们两人摸骨一人判断出年纪之后,被摸骨人下了擂台之后,便会被围观的百姓给围住,会被人问道摸骨判断年纪准确不准确的。

    尽管有些其他的选手摸骨的速度较慢,但他们却展现出了极高的专注度和毅力。他们不急不躁,一个个地摸过每一位参赛者的骨骼,力求找到最准确的答案。他们的表现也赢得围观百姓的尊重和敬佩。

    随着时间的推移,摸骨判年龄的比赛逐渐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每位选手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在比赛结束前完成所有的摸骨任务。而观众们也屏息凝神,期待着最终的结果。

    最终,当比赛结束的钟声响起时,摸骨判断年纪的时间已经到了。

    而接下来,便是裁判们进行最后的评判和统计了。所有人都期待着最终的结果,期待着这场摸骨判年龄比赛的第一花落谁家。

    那四位人又即将淘汰的。

    等了两刻钟之后,徐易难拿着一份名单,又上了擂台。

    “激动人心的时候又到了。

    我也闲话少说了,淘汰的四人分别是张梓涵、王凯、李晴和刘浩。很遗憾,你们四位在这次比赛中,摸骨判断年纪准确率最低。

    第一名,是白烟,摸骨二十人,准确率二十人。

    第二名,徐青衣,摸骨二十人,准确率十九人。

    第三名又出现了并列两人,分别是史天云和吴尚你们两人,准确人十七人。

    第五名,是花月,准确率十六人。

    第六名,是……。

    恭喜以上选手进入下一轮淘汰赛。”徐易难也不卖关子了,直接宣布结果。

    这结果一出来,顿时引起了围观百姓议论了。

    “花月首次排在第五名。”

    “没有想到此场比赛出现了大冷门了,没有想到,白烟勇夺此场比赛第一。”

    “下一场医道大比估计更精彩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毒之术

    “太好了,她们两人都进入十二强淘汰赛了,以她们这几场的表现,进入前十甚至前五都不成问题了。”在擂台之下观察比赛的叶大夫,见徐青衣和白烟两人不仅仅成绩优异,还一度名列前茅后,他脸上露出大喜之色。

    之前,叶大夫让徐青衣和白烟两人参加医道大比,本以为她们也是走个过场的,没有想到她们优异的表现,不仅仅每场表现都名列前茅不说,还闯入了医道大比第三场的十二强。

    按照她们目前所表现以及其他选手的情况来说,青衣和白烟极有可能进入医道大比前五,青衣甚至还有一丝夺魁的可能了。

    他对于徐青衣和白烟的医术天赋又一次给镇住了,原本以为她们只是有些才华,但没想到她们竟然能够表现得如此出色。

    在医道大比的赛场上,徐青衣和白烟的表现也引起了百姓的主意。她们在比赛中所展现出的医术才华和临危不乱的气质,让其他参赛者和围观的百姓都感到敬佩。她们不仅仅在医术上有着出色的表现,更在心态上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稳定。

    随着这两场淘汰的进行,徐青衣和白烟的名字在百姓中口口相传,成为了医道大比中最为瞩目的两位选手。

    然而,医道大比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进入十二强之后,每一个选手都是佼佼者,他们都有着不俗的实力和深厚的底蕴。徐青衣和白烟虽然表现出色,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留下来的选手们,接下来的比赛将更加激烈和残酷。你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才能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赢得最后的胜利。

    我也要特别感谢所有参与比赛的选手们,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比赛。

    接下来,进入下一轮的比赛,规则稍微有些改变。

    下一场比赛,原本是淘汰两位选手,决出前十,但是经过我们御医院的寓意决定,明日不仅仅要淘汰两人,排名赛,按照成绩高低,排名出第六名至第十名。

    后日则是前五名的排名赛,至于明日比赛什么?明日敬请期待了。”徐易难上前一步道

    此言一出,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徐青衣一众参赛的选手一个个面面相觑,有的轻松写意,又的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比赛更加激烈了。

    留下来的选手们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精英,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技艺和深厚的医术功底。

    ……。

    这日晚上,御医院的御医,又在讨论着,接下来的两场医道大比,比什么?

    一个个各抒己见,讨论的十分激烈,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在吵架。

    “我觉得,应该比些真正考验医术的题目,比如给他们看一些疑难杂症的病人。”一位年长的御医捋着胡须,神情严肃地说道。

    “此言差矣,医道大比,比的不只是医术,还有心计、胆识、应变等等。”另一位年轻的御医反驳道,他的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我认为,我们应该比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比如如何处理突发的病情。”又有一位御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众人议论纷纷,各自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整个御医院的气氛异常热烈。

    “依我看,不如考他们解毒之术了。”这时,吴晨出声道。

    吴晨此言一出,众御医顿时炸开了锅。解毒之术,这可是医道中的一项重要技艺,但同时也是极为危险和考验医术的。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而且,谁会以身试毒,再让人解毒的?

    万一考核的大夫来不及解毒,让人丧命了,到时候这场医道大比就成了闹剧了不说,他们两家医馆可就成了笑柄了。

    “考解毒之术,有些意思在里面,考何种解毒呢?太毒的毒素不行,怕来不及解毒,人就一命呜呼了。

    找服毒之人这倒是好办?可以找御医院的药童就成,现在就该考虑让他们解那种毒。”催山倒是颇为赞同吴晨所说的。

    每次的医道大比第三场出题,都不是固定的题目,很多题目都是他们随即出题,各种千奇百怪都有,如若实在没想出好题目,这才会从备选出题之中挑选的。

    “解毒考核,让他们解那种毒素好呢?”一时之间,这群御医愁眉苦脸的想了起来。

    “要不,让他们解那‘蚀骨散’?”一名御医提议道。

    “蚀骨散?”其他御医纷纷皱起了眉头。

    “此毒,也是我们刚刚研究处如何解毒的方子,想必还没有传播出来。

    二来,此毒服下去之后,也不会一下子要了别人的命,只会让人难受,加上我们备好解毒药,一发现不对劲,让中毒之人服下解药就成。

    三来,此毒解毒了没有,很容易看出来,中毒者四肢无力,如同软骨一般,站立不起来。

    解毒之后,走一圈之后,便知道有没有解毒了。”提出此毒的御医道。

    众御医听闻此言,心中不禁暗叹这位御医的深思熟虑。

    蚀骨散,这种毒物他们刚刚研究出解毒之法,但的确还未曾公之于众。

    也正因如此,可以用于医道大比,又不会立刻置人于死地,显得极为合适。

    “我们可以准备药材,让参赛选手给人解毒,还可以准备银针,让他们行针解毒。

    总之,让他们各施所能,解毒速度最快的五人,进入五强,后面则按照解毒速度前后顺序排名,决出第六名至第十名来。”

    “另外,再配一个药童给明日考核的大夫,帮助他们打打下手。”

    一时之间,这群御医查漏补缺,完善解毒考核的方方面面,力求把这场比赛做的尽善尽美,防止有疏漏的地方,到时候造成不可挽救的事情。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细致安排,御医们终于将解毒考核的准备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他们精选了上乘的药材,准备了充足的银针,并招募了一批机敏灵活的药童,以备明日考核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