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手诊
很快就来到医道大比第二轮比试的时间。
早在前一日的时间,徐青衣便拿到了考号以及被分好组了,与她一同参加比试的还有四十九名大夫,可惜他们这组,都没有她得熟人。
他们被带到了一间宽敞的大厅外,从外看上去,只见大厅中央摆放着一张长桌、三张椅子,看来是给考官坐的。
另外大厅的一侧,还单独摆放了一张座椅和笔墨纸砚等东西的。
“诸位大夫,此次考核的内容为诊断病症并开出药方。你们将轮流上前,对病患进行诊断,并开出药方。药方将由我们三名御医共同评判,以药效和合理性为准。
另外中途,我们还会询问缘由以及问题,综合评分打分,打的分数越高,进入第二轮医道大比几率越大。
但是,第二轮医道大比并不是简单的号脉看病开方。
望闻问切,望在前,不仅仅是观察病人的面色,还要观察病人的神情、体态,甚至是病人的衣着等等。你们需要用双眼去观察,用心去理解,才能真正洞悉病症的本质。
望诊又有望神、望形态、望舌、手诊等方法。
望神,主要是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望神时要重点观察病人的目光、神情、言语和气息等。
还有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主要是面部皮肤)的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人体的肤色会因脏腑气血盛衰而发生改变,所以观察色泽的变化,可以了解气血的盛衰和疾病的发展变化。
望形态,是观察病人的形体、姿态,以诊察病情的方法。人的形体与内脏关系密切,通过观察病人的形体强弱胖瘦,可以初步判断病邪的性质、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望舌,又称舌诊,是观察病人舌象,以了解病情,判断病性、病位及病势的诊察方法。舌象的变化能客观反映正气盛衰、病邪深浅、邪气性质、病情进退,也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
最后,则是手诊,手诊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手部的形态、颜色、温度以及脉络等特征,来推断出病人的身体的健康状态。
手是人体的缩影,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等都在手部有所体现。因此,手诊在诊断病人的疾病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所以,医道大比第二轮的考核,是考你们给病人手诊开方。
考核之时,只能够手诊看病,不能够询问病人任何问题以及观看病人的面色,考核的时间是一刻钟。
我们会根据你们表现以及开方打分的。”这时,从外头走来一位身着御医官府的御医,朗声说道。
告诉众人第二轮比赛的规则。
徐青衣心中一动,她知道这是考验自己医术的时刻到了。
手诊给人看病的过程通常包括观察手的整体形态,比如手掌的大小、厚薄,手指的长短、粗细、鲜红以及纹路等等。
同时,还要观察手部的颜色,例如是否苍白、发红或发黄等颜色,这些都可能反映出血液循环、代谢等方面的问题。
此外,手诊还会关注手部的温度,手感冰凉可能意味着体质偏寒,手感发热则可能反映体内有热邪或是阴虚潮热等等情况。
在手诊中,最为关键的是观察和分析手部的脉络,贴别是三才纹。
三才纹又叫天、地、人三才,颜色变化以及深浅都通过观察这些脉络的形态、走向以及色泽等特征,可以推断出相应脏腑的功能状态和病变情况。
比如,如果手部的某条经脉出现明显的凸起或凹陷,颜色变化、深浅等问题,可能意味着该经脉所对应的脏腑存在病变。
手诊虽然看似简单,但却需要深厚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只有学医多年,有诸多实践的大夫才能准确地通过手诊来诊断疾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建议。
一些年轻的大夫,号脉、望神都没有学全来,学手诊又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实践,很多年轻大夫对于手诊都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或是慢慢学的概念。
医道大比第二场比赛,一下子放出了一个大招出来,没学全手诊的大夫,至少要淘汰九成九的人。
也许这也是御医院故意为之的,因为医道大比第二场,有八百人参赛,再次要淘汰九成九的人,在一天之内筛选出八十人进入医道大比第二场复赛,时间明显不够用,不得已就出大招。
再说,御医院也显然想要筛选出真正具备实力的医者,因此不惜用如此严苛的考验来考验他们。手诊作为大夫基础中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真正能够将其学全学透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比赛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大夫们纷纷露出了凝重之色。他们知道,这场比赛的难度远超过他们的想象,想要通过绝非易事。
不少年轻的大夫面色狂变了起来。
“糟糕了,我手诊没有开始学,师父也没有教,目前知道的,都是从医书上了解到的。”顿时有大夫哭丧着一张脸,也明白,医道大比第二场自己会淘汰了。
“我也是了,早知道的话,让我师父教我手诊了。”
“我也没戏了。”
有人欢喜就有人忧愁,那些学了手诊,有把握的参赛大夫闻言这些丧气的话之后,他们的脸上明显露出笑意,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只要淘汰的人越多,他们就越有机会进入医道大比第二场的复赛的。
一时间,赛场上的气氛变得异常压抑。那些尚未掌握手诊技巧的大夫们,此刻都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懊悔之中。他们捶胸顿足,懊恼自己为何没有早些向师父请教,或是更加努力地研读医书。
那御医可不管这些,继续说道:“手诊并非一蹴而就的技艺。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磨砺、实践,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
比赛规则你们也知道了,第一个参赛之人,朱玲,下一位,夏雨薇做好准备,一人出来之后,下一人立马进去。”
第一百九十三章 :第二轮
随着医道大比第二场开始考核了后,徐青衣发现进入考核之人,所花费的时间根本就没有超过一刻钟的时间。
这些人,大多是哪些年轻又没有掌握、学习手诊的年轻大夫。
年纪大一些的大夫,明显对手诊有一定的学习和经验,考核的时候,他们大多是在里面待足了一刻钟的时间才出来。
这也意味着,他们通过医道大比第二轮初赛的几率比那些考核时间短的大夫的机会要大多的。
徐青衣看着那些陆续考核完的大夫们,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各种各样的表情,有欣喜的,有沮丧的,也有迷茫的。
每个人的医术造诣和天赋都不同,面对医道大比这样的挑战,能够进入第二场比赛已经是强过九成的大夫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很快就轮到徐青衣了。
“下一个,徐青衣。”考官大声喊道。
“见过三位大人。”徐青衣进入大厅,朝坐在上首位置的三位御医行了一礼道。
“医道大比第二场的规则你也知晓了,只有一刻钟的时间观看患者的手,不能够询问,这一刻钟的时间,包括了写下脉案、脉象、诊断和开方。
另外,你有把握的话,还要预留一部分时间,让我们提问用。
一旦超时了,我们会根据这段时间内考核的内容,对你打分的。”其中一位御医看了一眼徐青衣,见徐青衣年纪轻轻就通过了医道大比第一场,可见医术不弱,见资料写着还是他们回春医馆的大夫之后,那御医和颜悦色的朝徐青衣道。
“三位大人,手诊诊断或许能够断出好几种患者身体所患的病症,可否开两三张下脉案、脉象、诊断和药方出来的吗?”徐青衣心中一动的问道。
“不可,第一时间不够,第二谁知道你会不会手诊,多开几张药方出来,为了蒙中这患者的所患的疾病的。”坐在中间那位御医直接拒绝道。
“虽然不能够这么做,但是你可以把这手诊的患者身体所患的疾病,写在一张药方之中的,脉案、脉象、诊断写清楚就行了。
我们对这手诊的患者身体所患的疾病也一清二楚,知道你是不是靠蒙的。”第一位开口的御医和蔼的冲徐青衣道。
“好!”
“那现在开始了。”见徐青衣答应下来了之后,其中一位御医拿起一个沙漏直接反转了过来,开始计时了起来。
“这位大叔,劳烦你把左手伸出来给我瞧瞧。”徐青衣也清楚医道大比第二层初赛的要求,只能够手诊看病,并能够面诊的。
只见那大叔伸出一张满是皱纹的手,手掌厚实,指尖微微发黄,显然是常年劳作所致。
徐青衣轻轻托起他的手,手指触摸那大叔的手掌,双目一闪之下,五官变异之后,眼前似乎是在放大,清晰的看见那大叔手掌上的纹路,一条条纵横交错,如同山川河流般复杂,却又透露出一种沉稳而有力的生命力。
手掌色变紫、尾指、无名指浮现青筯,这是有伤寒,生命线开始点散乱,手掌整体肌肉缺乏血气感,肉瘦而易生皱纹,皱纹多朝尾指斜倾。生命线始端有纵小线,皱纹向拇指根散开,这是兼有哮喘疾病了。
“大叔,你再换一只右手给我瞧瞧的。”徐青衣看完那大叔的左手,对于他本身所患的疾病她有些了然了之后,便要求那大叔伸出右手给她瞧瞧,进一步确认一下。
右手手掌面血色较淡,有暗红之色。三才纹(天、地、人纹)多呈黄色,金星丘、月丘见斑点,多是肝病并发黄疸现象。
“好了。”等徐青衣手诊完那大叔身体所患何种疾病之后,便朝那大叔点了点头。
“她这么快就手诊看完了?”正在监督徐青衣给患者手诊的三位大夫,见她只花上半盏茶的时间,就诊断完了之后,回春医馆那位御医眉头微微一皱的道。
“这么快?莫不是没有学过手诊,仅限于医书上学的那么一星半点,这是破罐子破摔了了。”妙手医馆的御医有些开心的道。
原本他见徐青衣年纪这么小,就通过了医道大比第一轮的考核,本以为她医术高明,是妙手医馆这边参赛的大夫竞争对手,还有些担心了起来。
看来此女通过医道大比第一轮,这是她理论知识扎实了。
此番见这个徐青衣,这么快就手诊完,给人开方了后,便知道她只是个纸老虎的。
就算他们这些御医给一个陌生之人手诊看病,这一通观看下来,没有半刻钟的时间,根本就完成不了,最后还得询问。
“早点结束考核也行,后面还有十几人考核,之后还要评分、贴出红榜出去,时间不够用了。”最后一位御医,他打了一个哈咽,右手还捏了捏自己的眉心,看来今日的考核累着他了,这是想早点结束回去休息了。
另一边,徐青衣执起毛笔沾染些许墨之后,思虑了片刻之后,她便下笔写下来脉案、脉象诊断和药方。
伤寒脉象是浮脉,轻按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多见于表证。
在伤寒病的初期,邪气初犯体表,正邪相争于表,人体阳气浮越于外,故脉象表现为浮脉。
开以麻黄、杏仁……。
支气管哮喘脉象是沉、细,脉快、节律不齐。
开以紫菀、贝母……。
黄疸脉象是脉来急速,有如波涛汹涌,且脉象较为有力。
开以茵陈、栀子……。
最后,徐青衣写的脉案是脉象浮脉,轻按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兼以脉象极速、脉快且节律不齐。
诊断写一伤寒、黄疸和咳喘。
药方开以麻黄、杏仁、贝母、紫菀、茵陈、栀子……。
半刻钟之后,徐青衣吹了吹宣纸,她再看了一遍自己所写的脉案、脉象、诊断和药方,没有问题了之后,便呈上自己所写的,递到三位御医面前道:“三位大人,我已经手诊完,也写好了脉案、脉象、诊断和药方。
还请你们查看,指教一二。”
第一百九十四章 :手诊考核
“好,我们看看。”回春医馆的那位御医有些失望的接过徐青衣所写的脉案、脉象、诊断和药方的宣纸,本来心中对徐青衣不抱有什么期望了。
只是,这双目一扫之下,发现徐青衣手诊给人看病有些东西在里面的,顿时又来了精神了起来,随即仔细快速的查看了起来。
另外两位御医见回春医馆的御医看的这么仔细,也凑过来查看了起来。
“不错。”回春医馆的御医花了数十息的时间,看完徐青衣脉案、脉象、诊断和药方后,他满意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