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4章 脸惹的祸

    宁元书迷迷糊糊觉得自己像是在翻山越岭,身下不停在颠簸。

    额头的刺痛,让他下意识嘶了一声,可这细小的声音很快被淹没在了车轱辘声里。

    感官渐渐恢复,他尝试着动弹,却发现自己似乎被困在一个小地方。视线也从模糊到清晰,只是还未看清周围的环境,就被人握住了手腕,心里一惊,正要挣扎,那人却说道:“元书,是我。”

    他僵硬着侧过头,才发现身边竟然还坐着一个人,那人不是风华又是谁。

    “师兄,我们这是在哪儿?”

    他明明记得自己被敲了一棍子,还以为会被砍死,看样子是活下来了。

    风华小声回道:“在一辆马车上。”

    宁元书惊讶,“马车?”

    他这才转向四周,发现果然是在一辆马车上,只是这狭小的车厢里竟挤满了人,而且全是女子。

    车里的人并不惶恐,她们像是知道自己要去什么地方,偶尔还会谈笑两句。

    宁元书一把抓住风华的手,颤抖着问道:“师兄,荣福呢?”

    风华摇摇头,“不清楚,但我被人打晕时,荣福还活着。”他反手握住宁元书,安慰道:“别担心,那两个侍卫会找到他的。倒是我们不知道会被卖去哪儿?”

    “卖?”

    “对,那个打晕我们的男人把我们卖了。看样子,他是混到流寇里的人贩子。”

    突然,有人靠了过来,扯了一下宁元书的衣摆,小声问道:“你也是被家里人卖了吗?”

    “啊?”宁元书愣了。

    他循着声音望去,透过车缝里的光线勉强能看清问他的人的长相,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

    “我……”

    刚说了一个字,他就停住了,想了想才说道:“是,家里人多,快要吃不起饭了。”

    宁元书身体本就差,又被人敲了一棍,现在脸色苍白,看起来并不比那些难民好多少。

    “那你们家兄弟肯定很多,才会舍得一下子卖了两个儿子。不像我们家,我爹娘才舍不得卖我弟弟呢。”小姑娘有些感慨。

    难怪这车子里都是些女孩儿。

    “那你知道我们要被卖去哪儿吗?”宁元书觉得这姑娘语气里没有伤心,反而非常的平静。

    “江州。”小姑娘一口说道,“何大哥说我们要被带去江州。”

    “江州?”宁元书叫了出来,他身边的风华捏了捏他的掌心,示意他冷静。

    “对啊,我们都是要去江州太守府的。听说太守大人府上的下人这次逃走不少,急着找新人,而且何大哥还说如果运气好被太守看上,就一辈子不愁吃穿了。”

    这么荒诞的话语被这个小姑娘用如此轻快的语气说出,莫名有些诡异。

    宁元书靠在身后的车壁上,掩唇咳嗽,半晌才缓缓说道:“你还这么小,你甚至都不认识那位太守……”

    “可女人本来就是要嫁人的,更何况如果不去江州,我又能去哪儿呢?去了江州我还能有机会活,不然只能被活活饿死。”

    “可是江州有瘟疫啊,你们不怕吗?”

    风华也忍不住问道。

    他声音有些大,整个车里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他本还担心吓到她们,哪知这些人却笑了起来,那小姑娘更是直言道:“就算整个江州城的人都染上了瘟疫,太守府也不会的。这些大老爷们早就闭门不出了,府里有吃有喝,还有最好的大夫和药,哪里可能会染病。”

    “就是我们这些人,到了江州也不是马上就进府的,听何大哥说要先在外住几日,确定没病后才能进府。”

    “原来如此。”宁元书叹了一声,不知该如何接话了。

    他刚刚真是犯傻了,竟然想要劝她们。

    宁元书苦笑一声,没想到自己也有问别人何不食肉糜的一天。

    现在唯一让他觉得庆幸的是他们的目的地竟然是江州,如果这样,也算歪打正着。

    等到了江州,见到贺十安就好了。

    只是他们这么多人挤在一起,空气污浊不流通,天气又闷热,宁元书浑身难受,他忍不住动了动身子。

    “怎么了?不舒服吗?”风华立刻紧张道。

    宁元书忍着恶心摇摇头,“还能坚持。师兄知道我们走了多久了吗?”

    看外面的天色,现在是白天,只是不知是什么时辰。

    “从昨晚到现在一直在赶路,现在天应该又快黑了。”

    “师兄,”宁元书被马车颠的难受,轻声问道:“你昨晚根本没被打晕吧?你是自己主动跟着走的。”

    “元书……”风华讪笑一声,“还真是什么都瞒不住你。打晕你那人就是冲着你去的,他本来想直接把你扛走,是我跟他说如果不带上我,你可能活不了,他才让我跟上的。”

    “为什么?”宁元书问道:“他为什么绑我?”

    “还记得刚刚那个江州太守吗?你是被抓去孝敬他的。”这也是后来他听到的。

    “原来是这张脸惹的祸。”宁元书抚上自己的脸喃喃道。

    …………

    “大哥,让我来赶车吧。你休息会儿。”一个瘦猴儿一样的小孩儿咧着嘴笑着道。

    旁边的男人转头看他一眼,一挥鞭,回道:“你会个啥,别把马车赶山崖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