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异明1671 > 第353节
    当年他二人一个是旗官的儿子,一个是同知老爷家的衙内,两下里几乎没什么接触,还是最近李旭峰入读国子监后,才与这高衙内渐渐熟稔起来。

    但熟稔并不意味着投契。

    李旭峰最初对高舆冒充表哥的堂侄感到十分反感,可惜表哥自己认下了这门亲事,也由不得他反对。

    后来则是觉得,你既然称呼我表哥做叔叔,却怎么只肯叫我一声李大哥?

    高舆近来是一窍通百窍通,在人情世故上有了飞速进展,所以自然早就看出了李旭峰的心思,但他却也没有要改口的意思。

    只是继续笑问:“后日李煦大哥做东,给刘贤刘二哥送行——李大哥,你晚上若是有空,不妨也一起聚聚。”

    “给刘贤送行?”

    李旭峰自然知道刘贤是谁,也知道刘贤准备跟着董扬古去山西的事情,但却从未听说过有什么送行酒。

    他本能的皱起眉头,冷哼道:“听说这事儿我哥也是出了力气的,合该是刘家摆酒请我们才对!”

    高舆忍不住暗暗翻了个白眼,心道人家就算要设宴答谢赵叔叔,也不会叫上你一个无关人等。

    这也正是李煦设宴,未曾喊上李旭峰的缘故。

    李旭峰见高舆仗着表哥势力,在低年级里称王称霸,便有样学样在李煦、刘贤、曹寅、孙文成等人面前摆起了架子,言必称‘我哥’如何,一副赵峥代言人的样子。

    可高舆之所以能在低年级当中称霸,除了赵峥的名头之外,更多的还是靠着李煦、刘贤等人抬举关照——毕竟家长不可能天天跟来国子监,学长们却是随叫随到。

    结果李旭峰照猫画虎,反倒把这些人全都赶到了对立面上,莫说是称王称霸了,没把他搞成孤家寡人,已经是大家看在赵峥的情面上留有余地了。

    而就这时,两人中间的地面上突然跳起一条丝线,从原本微不可见的灰色,迅速变成了耀眼的银白色,然后在半空中组成了两个字:速回。

    李旭峰一瞧就知道是青霞的手笔,于是对高舆道:“表嫂找我,我先走了。”

    说完,转过身循来路走了几步,忽又回头颐指气使的吩咐道:“后日晚上我倒是有空,你回头叫李煦把地址报给我,我瞧瞧是近是远再做定夺。”

    第496章 所以三更失败

    目送李旭峰螃蟹似的去了,高舆忍不住失笑摇头,虽然李旭峰比他还大了三岁,但他却仿佛在李旭峰身上看到了从前的自己。

    所不同的是,他已经从云端跌落过了,所以不会再重蹈覆辙,而李旭峰则是头一回飘起来,正处在找不着北的时候。

    但两人相似又不同的地方,却远不止这一桩。

    现在两人都在依仗赵叔叔的势力,但这李旭峰与赵叔叔之间是斩不断的血脉关系,且又从小在一块,即便他再怎么犯蠢,赵叔叔也会为他托底善后。

    而自己这边,虽然看似也与赵叔叔亲近,但男人有多喜新厌旧,高舆也是亲眼见识过的。

    倘若哪天母亲失了宠……

    想到那个仿佛小姑娘一样的秦钟,高舆心下便满是紧迫感——连秦家的男孩都能长成那样,那做姐姐岂不是妖孽一般?

    果然,那个计划还得尽快推进才成!

    …………

    李旭峰脱离高舆的视线后,便飞快的跑了起来。

    等跑到那茶楼门前,正瞧见李德柱搀扶着泪眼婆娑的李桂英走出来。

    李旭峰福临心至,忙上前从车夫手里夺过木梯,恭恭敬敬的摆在了马车侧面,装作是一直在外面候着的样子。

    “哼~”

    李德柱看到他这副模样,轻哼一声,扶着姐姐上了马车,陈氏也亦步亦趋的跟了上去。

    等坐到那宽大的车厢里,李德柱打量着四周豪华的软包,不由感叹道:“不想咱们也能坐上这侧开门的双辕车,早年间真是连想都不敢想。”

    普通马车不是前开门就是后开门,而这等侧开门的双辕车,其实反倒不如前两者来的方便,通常也只有前呼后拥的大户人家才会使用。

    李桂英笑道:“这些都是身外之物,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说到团团圆圆,李德柱便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峥哥儿呢?难道是衙门里太忙,抽不出身来?”

    虽然这话看起来有挑理的意思,但以他对赵峥的了解,即便再忙肯定也会抽出时间来接自己这个舅舅,所以他真正担心的是外甥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这不是赶巧了吗。”

    李桂英无奈道:“端午刚过,他就出京公干去了。”

    “峥哥儿出京公干了?去了哪里?”

    “倒也不是很远,去了西北边的昌平州,那边最近出了桩命案,死的是个试百户,地方官查了许久也没查出個一二三来,只好向峥哥儿求助。”

    说到这里,一旁的陈氏忙补充道:“咱们峥哥儿如今监管大半个顺天府,便是顺天府巡察司的掌印官在他面前,都得以下官自居!”

    李桂英又紧跟着补了句:“顺天府的掌印官,也是正四品的指挥佥事呢!”

    早先姑嫂两个哪里知道什么指挥佥事,眼里最多也就有个千户、百户,但现在却连顺天府的掌印官都了如指掌,显然平时没少在人前聊起这些话题。

    李德柱听了,自然也是与有荣焉,但却更担心外甥头次查案会不会顺利。

    “这你放心,他早就帮着顺天府破过好几个案子了。”李桂英说着,反而担心起了李德柱:“反倒是你,这百户本就是捡来的,没那份本事就别逞那个能,等回头峥哥儿和玉茹成了亲,叫他给你安排个清闲稳当的差事,也省得我和你媳妇提心吊胆。”

    李德柱对此倒是没什么意见,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勇猛精进的主儿,升任百户带来的冲劲儿,也早被两场大疫和闹僵尸的事情给吹灭了。他现在就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当然了,酒肉更是必不可少。

    因此点头道:“这您就放心吧,我本来也不是敢打敢杀的,也别弄什么肥缺,随便找个清闲些的就好。”

    姐弟两人又是月余没见,彼此都有说不完的话,反倒是陈氏很少有机会插嘴。

    于是等到了赵府,独自将丈夫带去西跨院洗漱的路上,陈氏便连珠炮似的说了许多别来之情。

    李德柱一边嗯嗯啊啊的敷衍,一边打量着这座雕梁画栋的府邸,虽然早就听说赵峥得了一座豪宅,可他贫瘠的想象力,却着实想不出三进院落能大到这个程度。

    这怕是比一般五进大宅还要宽敞了,说是六进的也有人信!

    更不用说这五步一楼十步一亭的,只怕是皇家内院也不过如此了吧?

    “哪儿啊!”

    听了丈夫的感叹,陈氏不屑撇嘴道:“听说皇帝住的宫殿好多年都没修缮过了,哪比得上这府邸新鲜气派?听说太子……也就是现在的皇帝,为了能安葬刚刚死去的老皇帝,还专门跑去宿卫军打秋风呢。”

    说到宅子,陈氏便又想起自家事,忙道:“对了,我和姐姐先前相看好了一座二进小院,虽然肯定比不得这里,但却也算齐整精致,而且就在后街,走动也方便——姐姐已经把银子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你拍板呢。”

    李德柱点头道:“你还算想的周到,咱们确实不好一直在这里叨扰。”

    他还是老样子,每每要沾外甥的光,就总觉得哪里不自在。

    不过……

    “买宅子的钱就不用姐姐出了吧,我不是把家里的银子都让你带来了吗?”

    “哪那够啊!”

    陈氏伸出三根手指:“这可是皇城根的宅子,就算是只是个二进,也得小三千两才能拿下!”

    “嘶~”

    李德柱倒吸一口凉气,旋即将头摇的拨浪鼓一般:“天娘哎,这都够咱们一家吃喝拉撒两辈子了,要是这样,真还不如一直寄居在这府上呢!”

    陈氏无奈道:“咱们是没什么,我还巴不得住一辈子才好,反正姐姐和外甥也不会挑理儿——可旭峰呢?他今年也十六了,总不能连个成亲的宅子都没有吧?”

    李德柱张张嘴,最终还是没说什么,只摇头感叹:“果然京城居大不易,这一座宅子足能换几条人命了。”

    夫妻两个达成了统一意见,陈氏又服侍着他简单洗漱了一下,李桂英那边儿就着急忙慌差人来请。

    李德柱忙换了一身衣裳,带着妻子去了后院。

    见面后,李桂英有些歉意的道:“按理说你才刚到京城,应该让你好生歇歇脚,可离你外甥大婚就这么几天了,有些事情,还是你这个当舅舅的出面最是妥当。”

    李德柱轻车简从急急忙忙来京城为的就是这个,当即拍着胸脯大包大揽。

    看着兄弟这副样子,李桂英心里就踏实了不少,虽然儿子、准女婿都是有本事的,但这种时候果然还是弟弟在身边更觉得安心。

    接下来,便只等着峥哥儿回京成亲就好。

    第497章 昌平腰斩事件【上】

    赵峥是五月初六接到差事,好歹还算是过完了节才出发的。

    不过这节也没什么好过的,皇帝的头七才过去没几天,你就算再不拿他当回事,也不好热火朝天的庆祝,所以官府虽然没有明宣禁令,赛龙舟等传统节目还是悄无声息的撤档了。

    当然了,这也和钱谦益带着一批人,每日在灵堂前守孝有关——水太凉的名声虽然大不如前,但他毕竟是天阶,如今又抱上了张居正这条大腿,多少还是有些威慑力的。

    说来最近城内的舆论也有所翻转,都赞虞山先生是端水大师,一面积极与皇室联姻,一面又受命主持招安大妖,堪称是左右逢源、左拥右抱——后面这一条,指的是他抢在皇帝驾崩前,又迎娶了一门小妾。

    且不提水太凉。

    却说赵峥这次去昌平州查案,又是三十六天罡的配置,不过三个千户他只带了周晟一人,至于百户,这次刘烨又未能成行。

    本来轮也该轮到他了,谁知他却以家中有变推辞了。

    赵峥有些怀疑,他是因为董姨娘的事情心存芥蒂,但就算对自己有怨气,也不能一直耽误工作吧?

    要不然等回去再跟他开诚布公的谈谈,若实在不成,就只能将麻子调去别处了。

    昌平府离得不远,早上出发,午后赵峥就带着人赶到了州城。

    这散州知州虽比知县官阶高些,却也高不过赵峥这个上差去,于是在乐亭县的接待过程再次重演。

    所不同的是,昌平巡检所的掌印官并不是常见的百户,而是一位通玄境千户。

    这在其他散州并不多见,但在顺天府却是司空见惯,毕竟京师重地从不缺乏‘人才’,有着足够的人力搞低职高配。

    虽然来之前,赵峥就已经了解这件案子的由来始末,但到了昌平州衙后,还是第一时间让掌印千户细说详情。

    前门说过,赵峥之所以赶来昌平查案,是因为有一名试百户惨遭谋害,但实际上最早受害的并不是这名百户,而是两个本地富户。

    头一个受害者,是本地最大的屠户张员外。

    据说年前因为生意火爆,张员外特地摆下酒宴给手下的掌柜、伙计们庆功,结果席间也不知怎么的,他突然惨叫一声,整個人被拦腰被截成了两段,当场殒命。

    因屠户生意总不免与血食打交道,所以州衙一开始就怀疑是邪祟所为,可连知州都亲自查探过现场,却始终没能找出半点蛛丝马迹。

    不过这也没什么,自从有了鬼神邪祟之后,这种无头案每年也不知发生多少。

    所以到了正月底,这件案子基本就已经被搁置下来了,只有张屠户的亲人还在督促官府破案。

    然而就在月底最后一天,昌平另外一位经营绸缎生意的林员外,也莫名其妙的在酒桌上断成了两截,这下子州衙可不敢再敷衍了,连忙将两桩案子并案处理,生怕接下来还有牺牲者。

    结果一直到四月初,这两件案子也依旧没什么进展,但也没有再出现第三名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