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异明1671 > 第219节
    赵峥正在纳闷,忽听对面那提着灯的汉子扬声道:“不知车上是哪家官眷,且请管事的上前说话!”

    第290章 补缺

    因见这人态度颇有些倨傲,赵峥便只在车上微微颔首道:“某乃常山赵峥,却不知有何见教。”

    “常山赵峥?”

    那人莫名其故的嘀咕道:“老子只听过常山赵子龙,哪里来的什么常山赵峥?”

    赵峥不觉有些尴尬,他这阵子名动京城,报出常山赵峥之名,个个都道如雷贯耳久仰大名,不想今儿却撞见个不识货的。

    此时对面又有两个小厮摸黑凑到近前,身上披红挂绿的颇为喜庆,其中一人对那提灯的汉子耳语几句,那汉子便又扬声打探:“敢问赵公子家中长辈官讳职司?”

    听这问题就知道这必是官宦人家的仆役,且多半主人位份不低。

    “某是今科武贡生。”

    父亲在世时也不过是真定总旗,赵峥自然不会报出他的名姓,因此只报出了自己另外的身份。

    “武贡生?”

    那人又皱眉嘀咕了两句,忽然扬声道:“我家大爷今天娶妻,不想遇到天狗食日,身边带的灯烛太少,恐怕惊扰了新人,不知公子可否借些灯烛给我家,等这天狗走了,我们府上定有重谢!”

    说是要借,言语间却透着不容拒绝。

    “天狗食日?”

    赵峥不自觉眯起眼睛,仔细打量车前三人,没听过自己的名头还情有可原,但那声从天际垂落的提醒,可是传遍了城内城外的,照理说这几个人不可能听不到。

    正在这时,那提灯壮汉身后披红挂绿的两个小厮忽然面色骤变,其中一个指着路旁颤声道:“鬼、鬼鬼鬼,有鬼啊!”

    他这一声喊吓的身旁二人不轻,连董扬古也急忙拔出刀来,跳下车叫道:“哪儿呢哪儿呢?!老子正觉不爽利,且让俺剁了它出出闷气!”

    按理说看到锦衣卫千户主动站出来,对面应该安心不少才对,不想那小厮们依旧失声尖叫个不停,连提灯的大汉也抖的筛糠仿佛。

    赵峥循着他们的目光看去,却见是一队巡察司的巡丁正从附近经过,每人肩膀的绒绳上都绑着荧光菇,照的脸上头上绿灿灿一片。

    这时带队的旗官听到那三人的叫声,忙提着绣春刀带队往这边来,想要询问出了何事。

    结果还不等凑近,那提灯的汉子发一声喊,三人俱都转身奔逃。

    “怎么回事?!”

    那旗官见状就要追赶,但看到车旁的董扬古,忙又停下来见礼,然后道:“这位大人,敢问方才那几人是?”

    “俺不知道啊。”

    董扬古瞪着眼睛挠头道:“说是见了鬼,俺还当要发发利市呢,不想鬼没见着,他们忽然就跑掉了。”

    这时前面灯火集中处传来喝骂声,似乎是那三个逃跑的人,正在被什么人大声呵斥。

    那三人则是极力解释,说什么‘阴兵借道’、什么‘鬼火’的,直听的那旗官和董扬古面面相觑,然后举着兵刃摆出如临大敌之态。

    赵峥这时候却已经猜到了大概,忙对那旗官道:“这位兄弟,事情颇有些离奇,暂时不好与你解释,你且分派两个兄弟去报信,一个去最近的官署调兵,一个去北镇抚司禀报,就说去年真定未名湖事件似有重演——若问起,便说是常山赵峥所言!”

    听得‘常山赵峥’四字,那旗官急忙拱手:“原来是赵公子当面,在下这就派人传讯调兵!”

    眼下本就是非常之时,遇到异常可以随时报请调兵遣将——何况既是得了赵峥吩咐,日后若有差池也是他出面顶着。

    赵峥又对董扬古道:“劳烦董千户去将关家兄弟连同刘烨一并喊来。”

    董扬古虽然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但也瞧出赵峥不是在玩笑,急忙跑到后面知会关国纲、关国维和刘烨。不多时他带着三人折返,那旗官也已经派人前去通禀附近官署和北镇抚司。

    刘烨看看对面影影绰绰的灯光,压着嗓子问:“若是未名湖之事重演,咱们是不是该请青霞姑娘过来坐镇?”

    他虽没见过那毁了半个真定府的怪物,但却亲眼目睹了真定府的惨状,更知道通天河的真相,心说倘若是遇到类似的情况,在场能可堪匹敌怕也只有青霞这位化形大妖了。

    赵峥却摇头:“对面人数不少,但却连照明的手段都没有,估摸着不是什么棘手的角色——便是那未名湖上,不也有三家村的普通村民吗?”

    其实他心里想的是,一旦遇到难啃的硬茬子,就让青霞护着母亲妹妹先离开。

    刘烨听他说的也有些道理,微微点头,正要追问赵峥准备如何处置应对,就见对面踢踢踏踏有人骑着马上前,身旁两盏灯笼,前前后后簇拥着二十来个汉子,有提着鞭子的、有举着水火棍的。

    那马上之人原本趾高气昂,但等见到那队肩上绑着蘑菇的巡丁,登时面色大变,若非缰绳不在他手上,而是被前面健仆牵着,几乎就要不顾死伤的拨转马头,从人堆里冲出去了。

    他身边一众健仆也都是瑟瑟发抖,只是仗着人多才没有一哄而散。

    “是马?”

    董扬古这时候还没闹清楚状况,奇怪道:“这年头还有骑马的?难不成是头异兽?”

    “咳~”

    这时马上那人清了清嗓子,扬声道:“诸位军爷不知是哪朝哪代的好汉?若肯给个方便,咱们回去必然给诸位军爷做个水陆道场,三节两寿也短不了供、供奉!”

    说到最后的‘供奉’二字,到底还是露了怯。

    那带队的旗官莫名其妙,这怎么听着倒像是把自己当成是阴兵了?

    正要发问时,赵峥忙拉了他一把,示意他不要开口,然后顺手从取了个蘑菇,笑盈盈的抛给那马上那人道:“这位管事想来是误会了,他们不过是在路边发现了一些会放光的蘑菇,临时充做灯笼而已——不信你拧一把这蘑菇瞧瞧。”

    说完,又悄声对那旗官道:“对面随随便便就分出二十来人上前查探,只怕至少有上百之数,如今伸手不见五指,倘若走脱一些就麻烦了,且等一等援军再说。”

    看对面那人的言谈举止,赵峥基本上已经将他们自身的威胁性调到了最低,但若真是异界来客,没准身上自带什么瘟疫、病毒——即便原本没有,到了这方世界也可能发生突变。

    所以最好还是能一网成擒,避免可能存在的疫病扩散出去。

    面对赵峥抛过去的蘑菇,马上那人根本没敢敢伸手去接,但听赵峥这般说,却忙指使身边人捡起来查看。

    一个健仆战战兢兢的拧开蘑菇,果见那菌丝里冒出荧光来。

    马上之人见了,这才略略松了一口气,虽然还是觉得前面这些人有些诡异,但也不敢深究,一面盼着天狗食日早些过去,一面虚以委蛇道:“原来如此,却是下面人冒昧了。”

    “哈哈,毕竟是遇到天狗食日吗,情有可原、情有可原。”赵峥打了个哈哈,又试探着问:“不知府上是?”

    “哈哈。”

    那人也打了个哈哈,再马上拱手道:“我们是宁国府的,今日我们家大爷娶亲,不想竟……”

    “宁国府?!”

    赵峥下意识追问:“可是……”

    话到嘴边,他又急忙咽了下去,若真是那个宁国府,普天之下怕也只有他一人知晓,这要是当面问出口,日后再要解释清楚可就难了!

    第291章 少了什么 差了什么

    【晚二】

    心思电转之余,赵峥嘴里的话就改成了:“竟是国公府的大公子娶妻?却不知这迎娶的又是哪位大人家的千金?”

    “是新任营缮司郎中秦大人的爱女。”

    马上那人一面与赵峥攀谈,一面暗中扫量旗官巡丁,以及那一身大红飞鱼服【无鱼版】的董扬古,心说这些人着装统一,应是官差无疑,但却与咱大汉的官袍迥异,着实奇怪的很。

    还有那会发光的蘑菇,自家在宁国府里什么奇珍异宝没见过,却从未听闻有这等奇物,且对面那些兵丁竟还是人手一份!

    可要说是阴差鬼兵,瞧着却又着实不像……

    算了,也别想这么多了,且先稳住这些怪人,等天狗食日过去自然诸邪辟易——若那时这些人还在面前,再细问不迟。

    赵峥听了‘营山郎中秦大人’的说辞,顿时确认了方才的揣测。

    看来应该是贾蓉迎娶秦可卿途中,忽然莫名其妙的来到了大明顺天府——红楼梦原书当中虽不曾描写过这一段,但那来到真定府的通天河,又何尝不是西游记百年后的景象?

    “哎呀呀~”

    这时关国维一脸赞叹的道:“竟是秦郎中的爱女,这可真是天作之合——相遇便是有缘,等这天狗食日过去,关某定要奉上一份礼金,聊表寸心。”

    单只看他那副‘诚挚’的表情,只怕谁都会以为他对宁国府、秦郎中皆是仰慕已久。

    “好说、好说。”

    马上那人含糊的点着头,旋即又半是真心半是试探的抱怨:“真是奇了怪了,天狗食日我也听家里的老人说过,都说没多一会儿就过去,且也不是这般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法。”

    一面说着,一面又偷眼观察对面反应。

    “是啊,这天狗食日着实有些古怪。”

    赵峥也苦恼的点头,然后又一拱手问道:“不知这位管家高姓大名?”

    “在下姓赖名升,忝居宁国府总管一职。”

    原来是赖升。

    双方这几句寒暄对答下来,守在赖升身边的一众健仆小厮大多也都放松了警惕,内中有个小厮仗着平日得宠,忍不住提醒道:“赖总管,大爷是让咱们来借灯的,您看……”

    “借什么灯?!”

    赖升急忙打断,瞪着眼呵斥道:“没看到人家的灯也不够用吗?!”

    他到现在还摸不透对面究竟是人是鬼,自然不敢贸然起衅。

    见那小厮不服不忿还想还嘴,赖升干脆一马鞭抽在他肩膀上,骂道:“烂舌头的东西,哪处裤裆没遮好,倒现出你来了?还不快给爷爷闭嘴!”

    赵峥听了,顺势笑道:“赖总管真是个明事理的,怪不得能在国公府做总管,今儿我和母亲妹妹出来消遣,偏赶上天狗食日,这家里没个正经主人盯着,还不知要闹出多少乱子呢——能不能劳烦贵上的队伍稍稍让开去路,也好让我等能早点回转家中。”

    “这个……”

    赖升巴不得对面这些怪人全都走个干净,但又不好擅自做主,于是便道:“且容我去寻大爷分说分说,我们家大爷最是好说话,料想绝不会为难诸位。”

    说着,忙示意众簇拥着自己调转马头,摸向不远处朦胧的灯光。

    眼见左右虽有两盏灯笼,却也不过能照亮周遭三尺方圆,赖升忽然又想到了一处‘破绽’,那车上吊着的灯笼非但颜色不对,亮度也十分不正常。

    那些人果然是有问题的。

    赖升愈发坚定了不可招惹对方的心思,又往前几步,眼见离着车队灯笼近了,便扬声问道:“大爷何在?”

    当即有人答道:“大爷去花轿里宽慰少奶奶了。”

    虽然这很是不合礼数,但赖升却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就宁国府那父子叔侄里就没一个省油的灯,莫说如今事急从权,便青天白日的闹出这等事来都不稀奇。

    贴着队伍一路摸索着来到正中央八抬大轿处,先就见贾蔷一手扶着轿杠,正低头同个七八岁的小孩说话,再离得近些,便认出那是新娘子的弟弟秦钟。

    贾蔷是贾蓉的叔伯堂弟,因自小父母双亡,故而一直跟在贾珍贾蓉身边。

    因兄弟两人素来亲近,这次接亲也专程跟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