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异明1671 > 第170节
    虽然门前未曾悬挂匾额,但这座三进宅院却并不是空的,里面家具摆设一应俱全,还有十几个仆役常年在此扫撒。

    而他们的身契也都被装在木匣里,一起过档给了赵家。

    张相送的宅子自然差不了,李桂英自从进京后,也算是见了些世面,但进门逛了大半圈后却不禁几度垂泪。

    早年间赵峥的父亲最大的心愿,也不过是在真定府市中心拥有一座二进小院,如今这价值数万贯的京城豪宅,却眨眼间就成了自家的府邸。若不是赵峥拦着,只怕当晚她就能给张居正立下长生牌位。

    接下来一段时日里,赵家上下基本都在围着这座宅子打转——虽然有全套的家具器皿,但一些日用品总还是需要重新采购的。

    本来这些事情交给新宅的仆役去做就好,但李桂英一来兴致正浓,二来也有些信不过那些人,所以就选择了亲力亲为。

    赵峥劝了几次见不济事,也就由着母亲妹妹忙活了。

    这期间刘烨的母亲打着远亲不如近邻的名头,频繁与李桂英互动。

    本来李桂英还对她颇为排斥,但架不住这刘关氏自来熟,不断拿热脸来贴冷屁股,骂起刘福临来更是花样百出。

    再加上她也是刚刚搬进新居大宅里,许多经验正好合用,连着帮了李桂英不少的忙。

    渐渐的,李桂英的态度也就开始软化了。

    赵馨本来还对母亲和哥哥‘心慈手软’颇有芥蒂,后来刘关氏拉着她与临时回家的关成德,讨论了一下该如何筹备两人的婚姻大事,这小妮子也缴械了一半。

    这期间最纠结的就是李芸,既舍不得赵馨这个意气相投的同年玩伴,又不好丢下张玉茹一个人‘孤苦伶仃’,想要东食西宿吧,这一在南城一在东城又相隔太远。

    而张玉茹同样为两地相隔黯然神伤。

    原本赵峥选宅子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这一点,选的位置都离着南城不远,谁知道……

    所以这段时日,两人格外珍惜晚上的私密时间,每晚都要将各自的参数亲手丈量几遍。

    虽未真个上路,但赵峥对于车机该如何预热、磨合,也有了更为深入浅出的了解。

    张玉茹对于档杆操作也逐渐驾轻就熟,虽然挑战连续过弯还力有未逮,但至少已经实现了零的突破,不似以前总是拿僵直死硬的档杆无可奈何。

    而赵峥原本还有些担心,张居正突然召见自己,又赐下宅邸的举动,会惹来孙传庭等人的警惕和不满,甚至还提前做好了几套预案。

    结果连等六七天,也不见孙传庭有任何动作。

    也不知他是被张居正给收拾了,还是干脆像水太凉那样怂了。

    转眼的功夫,就到了十月二十四。

    这是李桂英去官庙求来的良辰吉日,于是一家人欢天喜地的正式入主新宅。

    当天来了许多宾客。

    明面上身份最高的是马宝,算上家世背景则要以郑经和吴应熊二人为尊。

    其余来宾还有李光地、巡察司的指挥佥事和两位千户、杨琛的父亲,李芸的父亲、曹寅的父亲……

    以李自成的为首的三李未曾到场,但却都差人送来了厚礼。

    另外姚启圣、陈永华等相关人等也都送了贺礼。

    让赵峥没想到的是,连水太凉也差人送了一份礼物,也不知他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难道是趁这几日,已经与柳如是解开了误会?

    还是说见告不倒自己,所以转而采取了怀柔政策?

    第217章 乔迁之喜【上】

    赵府门外。

    傅太太挑起车窗探出张望,眼见路旁的好位置早就停满了驴车轿子,不由回头埋怨道:“都怪你那好妹妹,生生拖到了这么晚,若是赵公子怪罪起来,可怎生是好?”

    傅老爷也有些忐忑,但见妻子这般说,还是冷哼一声反驳道:“若不是傅畹,咱们哪有资格登门道贺?”

    傅太太顿时偃旗息鼓。

    夫妇两个连同小胖子傅醇下了车,又等了一会儿才见高夫人和高舆露面。

    见高夫人仍是那副不苟言笑的样子,傅太太心下暗骂了一声矫情,脸上却是笑的喇叭花一般,抢着挽住小姑子的胳膊,笑道:“好妹妹,今儿我可算是跟着你长见识了!”

    高夫人心不在焉应了声,仰头看向了正门前的金字招牌。

    就在几个月前,赵家还不过是陋巷里名不见经传的孤儿寡母,谁成想短短几个月后,竟就有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

    傅太太却是迫不及待想要入府一观,瞧瞧这相爷赐下的宅子,到底与别个有什么不同,于是也不管小姑子在唏嘘感叹什么,扯着她径往门前行去。

    到了门前,两个一瞧就干练有素的下人立刻迎了上来,恭谨的询问傅太太等人可有请帖。

    傅太太立刻转头看向了高舆。

    高舆洋洋得意的从怀里取出请帖,还不忘跟那几个人解释:“我是赵叔叔的表侄!”

    那两个仆人信以为真,忙尊了声‘表少爷’,将一行人往里面领。

    因傅老爷没敢带仆役登门,捧着礼盒询问何处存放,那两个仆役便先分出一人引着他去了隔壁。

    不多时傅老爷从隔壁回来,脸上又是欢喜又是惶恐。

    没等傅太太询问,他先压着嗓子颤声道:“你们猜那礼单上排在咱们前面的是谁?竟然是洪阁老!”

    洪承畴还是颇有气度的,虽然赵峥没有拜入他的门下,而是选择了以李自成为代表的北举,但他这次还是专程送了贺礼来。

    傅太太闻言惊呼一声‘天爷’。

    再转回头看小姑子时,顿觉她身上似是被镀了层金身。

    一行人跟随那两个仆役,顺着左侧游廊绕至垂花门前,却恰巧从里面走出个柔媚妇人来,看姿色竟与高夫人春兰秋菊各有所长,看衣着仪态也绝非下人可比。

    傅老爷只当是赵家的亲眷,忙低下头不敢多看。

    那柔媚妇人却款款迎了上来,向那两个下人询问道:“这几位是?”

    她不止生的柔媚,连嗓音也勾人的紧,哪怕只是正常言语,也听的人骨头酥麻。

    其中一个仆役忙道:“这位是我们家大爷的表侄。”

    “原来是表少爷。”

    那妇人冲着高舆微微一礼,恭声道:“既是赵公子的亲眷,请诸位随我来吧。”

    听这语气,却不像是什么正经尊长。

    傅老爷留了个心眼,特地缀后两步询问那两个仆役,却原来这柔媚妇人竟是附近刘家的姨娘,被她家太太专门派来,负责二门内的迎来送往。

    哪有让小妾负责迎来送往的?

    还是这么漂亮的小妾!

    还是别人家的小妾!

    傅老爷满心的莫名其妙,跟在妻子妹妹身后走出一段,忽的恍然大悟,是了、是了,这必是自家妹妹的竞争者!

    他心下顿时大为紧张,妹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改嫁到赵家,但豪门大户之间互赠小妾,却并非什么了不得的事情,若是赵公子心动,只怕转眼就能转手过户。

    大敌当前,偏自家小妹还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

    前面高夫人和傅太太,也暗暗纳罕那柔媚妇人的身份,旁敲侧击了几句,那妇人应答得体,却也只说是自家主母与赵家太太相善,所以今日特来帮衬。

    等来至二进院里,迎面几个少年人吵吵嚷嚷往外走,内中一人扫见带路的柔媚妇人,立刻站住脚脸色难看的唤了声‘姨娘’。

    “咦?”

    这时高舆却也认出对面来人,忙上前见礼道:“原来刘二哥也来了。”

    他由文转武之后,自然与曹寅更为亲近,因此也就认识了刘烨的庶弟刘贤。

    见礼之后,高舆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回头看看那柔媚妇人,再看看面前的刘贤,愕然道:“这难道就是传闻当中的……”

    “哼~”

    刘贤见他似想提起前阵子国子监里的传闻,当即沉着脸冷哼一声,拂袖转身冲进了一旁的竹林小径当中。

    那柔媚妇人自然正是董姨娘,见儿子羞怒而去,她心里头自然也不好受,可要命的把柄就攥在主母手中,若非刘关氏不想和吴家闹翻,她只怕连性命都难保,又如何能反抗得了刘关氏的种种羞辱?

    因此虽然心如刀割,却也只能将眼帘一垂,装作没事儿人般领着傅、高两家往里走。这时又从里面迎出一人来,却正是临时请假来回来帮忙的关成德。

    抛开赵峥和高夫人的奸情不论,其实他才是明面上和高家关系最为亲近的人——只是如今高舆一口一个‘赵叔叔’的,却让他这当师兄的有些难做。

    彼此含糊见礼之后,关成德就自觉接过了招待任务,引着众人去席间落座。

    董姨娘闲下来本想去寻儿子,让他千万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生事。

    谁知刚循着刘贤离开的方向,在那竹林里寻了十余步,身后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你这是要往哪儿去?”

    董姨娘闻言娇躯一僵,旋即却闷头快步朝前,想要装作没有听见,迅速远离此人的纠缠。

    但没几步,一条胳膊就被来人狠狠扯住,紧接着又被用力揽进怀里。

    “好个浪蹄子,见了爷还敢跑!”

    那人低头细嗅着董姨娘身上的芬芳,还算英俊的面孔上尽是猥琐。

    董姨娘急忙偏头避开,慌张道:“少将军……”

    那人不悦的纠正:“什么少将军,这又不是在平西将军府!”

    来人赫然正是刘烨的姑父吴应熊。

    眼见吴应熊上手就欲轻薄,董姨娘一面竭力挣扎一面道:“吴大人快住手,若是让烨哥儿知道了……”

    “哼~”

    吴应熊嗤鼻道:“他知道了又能如何?当初若不是我去求父亲出面搭救,他现如今还不知在哪个下贱堂子里做龟奴呢!”

    说是这般说,他的动作到底多了些迟疑。

    董姨娘发现这一点后,忙又趁热打铁道:“就算大人不怕被烨哥儿知道,可毕竟是在外面人多眼杂,万一若是被谁撞见——我听说这府里的下人,全都是张相的旧仆!”

    其实真要被撞破,是不是相府旧仆并没有什么区别,但什么事情只要和张居正扯上关系,无形中就多了威慑力。

    因此吴应熊本就迟疑的动作,又不自觉少了力度。

    董姨娘趁机挣脱开来,提着裙角飞也似冲出了竹林,结果刚到外面,又差点与一个冷艳妇人撞个满怀。

    “姑奶奶。”

    董姨娘却似乎并不意外,轻唤了一声,低下头绕过那妇人,匆匆逃进了二门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