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晋的摄政王,真不是浪得虚名。”

    沐清远:“……”

    他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沈昔时看了他一眼,又道:“容九思能为了你姐姐跳崖相护,他对你姐姐的情意应该真的。”

    “所以对于他们,我不会再拦着,倒是你,之前跟你说选太子妃的事情,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沐清远看上沈昔时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便知道自己的那点心思,只怕早就被沈昔时看透。

    他想起沐云姝说的话,便道:“爹,我喜欢徐姑娘,想娶她为妻。”

    沈昔时原本还想再逗一逗他,没想到却听到了他这句直白的话。

    他似笑非笑地看着沐清远问:“你是认真的吗?”

    沐清远和沐云姝对沈昔时的感觉有点不太一样。

    许是因为他是太子,肩负着南诏国运的原因,沈昔时对他的要求远比沐云姝要严格。

    所以,他有时候是有些怕沈昔时的。

    此时他看到沈昔时这样的表情,心里有些打鼓,只是他总算记得沐云姝对他说过的话。

    他深吸一口气道:“我与徐姑娘相识已久,早前在大晋的时候就对她动了心。”

    “只是当时前途渺茫,再加上门第差异,我也不知何时能与她再次相见,不敢对她表露心迹。”

    “如今能在南诏再次与她相逢,我依旧喜欢她,便更加明白自己的心意。”

    “婚姻大事,我自然是认真的,还请爹请全!”

    他说完朝沈昔时拜了下去。

    沈昔时看着他道:“你方才也说,你和她有门第差异,以前有,现在也依旧有。”

    “更不要说她还是大晋将军府的女儿,这桩婚事,于你没有任何助益,还可能会引发朝臣的不满。”

    “远儿,这桩婚事,你再慎重考虑一下吧!”

    沐清远认真地道:“爹,我已经慎重考虑过了。”

    “我是南诏的太子,若是连自己娶个太子妃,也要问过朝臣们的意见,那到底我是太子,还是朝臣是太子?”

    沈昔时沉声道:“放肆!”

    他的眉眼里带着几分不快,属于上位者的气息立显,和平时温和的父亲形象完全不同,似乎真的生气了。

    第494章 他们在南诏的大婚

    沐清远的眸光幽深,对着沈昔时深深一揖道:“太子这个身份,既代表着尊贵,也代表权势,还代表着责任。”

    “我会尽量做好一国太子,尽到我的责任,但是我的尊贵,却容不得他们来质疑。”

    “我的太子妃,我只选自己心仪之人。”

    沈昔时看着他道:“就算你因为这个决定,被朝臣们群起而攻之,也在所不惜?”

    沐清远回看着沈昔时道:“朝臣们不过是为了稳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才会想着把女儿送进宫。”

    “那些野心勃勃的臣子,我觉得我没有纵着的必要。”

    “我作为太子,若是连娶妻都要看臣子们的眼色,那也无能了些。”

    “若我连这些臣子都降服不了,便也不配做南诏的太子。”

    沈昔时听到这话笑了笑:“记住你今天说的话。”

    沐清远愣了一下,他原本见沈昔时动了怒,以为沈昔时会反对,没想到沈昔时竟是这样的反应。

    沈昔时看到他的表情淡声道:“你是南诏的太子,就当有一国太子该有的魄力。”

    “若是连自己房里的事都做不了主,那你确实不配做南诏的太子。”

    “你今日的这番话,甚合我意。”

    沐清远这才明白,沈昔时前面假装动怒,不过是试他娶徐英的决心。

    他对着沈昔时长长一揖:“谢爹爹成全!”

    沈昔时幽幽地道:“这事你不要谢我,要谢就谢你自己。”

    “远儿,你要记住,君主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软弱。”

    “面对臣子的时候, 有时候可以策略情的退让,却绝不能让他们骑到你的头上来。”

    “徐英是你自己选的太子妃,那么往后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都要护好她。”

    沐清远点头:“爹放心。”

    沈昔时知道沐清远的性子,这孩子平时性子内敛,却是个极有主意之人。

    如今他看了容九思对沐云姝的决心,也看到了沐清远娶徐英的决心,他叹了一口气。

    在感情这方面,他觉得自己还不如两个孩子通透。

    他不止一次后悔,若当初他不那么年少气盛,他和她之间是不是就是另一个结局?

    当天下午,容九思的聘礼单子便呈到了沈昔时的案头。

    沈昔时看到那份聘礼单子的时候看了容九思一眼:“这笔聘礼,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备好的,摄政王有心了。”

    容九思朝沈昔时轻一揖后道:“我来南诏之前,便下定决心,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要将云姝带回大晋。”

    “当年我娶她时,多少有些阴差阳错,那场婚礼让她受委屈了。”

    “所以我一直想着重新给她一个盛大的婚礼,还请国主成全。”

    沈昔时把聘礼单子放在桌上道:“你应该知道,从见你的第一眼起,孤就非常不喜欢你。”

    “若你不是大晋的摄政王,又是打着商谈互市之事而来,孤就不会进皇城,也不会让你活着离开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