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这么一说,负责查探的官差倒有些不好意思,随便检查了一下后就放他们离开。

    苏忆青凑到那官差的身边又问:“这是出了什么大事了吗?”

    那官差轻声道:“昨夜有人闯进刑部劫囚,下面有令,让我等严查。”

    苏忆青一脸正气地道:“这贼人好大的胆子!”

    那官差叹气:“这该死的贼人,我今日原本休沐在家,没想到出了这种事情。”

    旁边有其他官差在喊他,他便去忙其他的事情了。

    苏忆青想了想,让侍卫把属于南昭的标识高高挂起,然后让侍卫以极为从容的方式朝城门口驶去。

    他知道,这个时候他们表现的越是慌张,就越是容易让人生疑。

    他们在出城的时候又遇到了几波盘查,苏忆青都借着他的身份,从容应付了过去。

    很快他们就到了城门口,城门口的士兵一看是他,都没有再查,就把他们一行人放出了城。

    因为礼部那边早在三天前,就给守城的士兵传来过消息,他们近日会出城。

    他们的马车正走到到城洞口的时候,就听见四周马蹄声响了起来,有人大声喊道:“快关城门!”

    “城外有大批不明兵马靠近!”

    大晋太久没有战事,负责看守城门的这些士兵戒备心都不算强,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还有士兵嘀咕:“大批不明兵马靠近,京城外哪来的不明兵马?简直就是在瞎扯。”

    苏忆青一看这情景嘴角抽了抽,立即让侍卫走出城洞。

    这些守城的士兵明显过惯了太平日子,已经没有半点戒备之心了。

    大晋的兵马,可能除了各地的边军,再没有能打的兵马。

    他之前在大晋四处走动,见识到了大晋各卫所腐败。

    他以为大晋的京城,至少防守会严密一些,今日一见,却是如出一辙的废物。

    马车一出城,苏忆青便顺着大路往前走。

    他走了不到一里地,就遇到剑三带过来的第一营。

    只不过是一个照面,苏忆青就发现了剑三带的这支兵马和京城守军的差别。

    剑三带的这支兵马,个个身上带着杀伐之气,眼神冰冷锐利,骑在马背上的动作整齐划一。

    只是一个照面,苏忆青就暗暗心惊。

    他知道,只有历经百战的精锐才可能会有这样的气场。

    他原本没把大晋的士兵放在眼里,看到这支兵马后,便知道自己错了。

    大晋各地的卫所也许贪腐严重,没什么战斗力。

    但是眼前的这样一支兵马,就算是南昭的精锐也很难乞及。

    他看到剑三的时候,剑三也看见了他。

    此时剑三正在执行容九思的任务,此事贵在神速,不能耽搁。

    剑三看到苏忆青挂在马车上的标志就认出这是南昭使团的队伍,这不是他的任务目标,便懒得理会。

    两支人马交叉而过的时候,苏忆青面上表现的淡定,内心却完全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淡定。

    一旦剑三拦下他,这事就很难善了。

    好在剑三只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就继续骑马前行,因为在剑三看来,他就是不相干的人。

    苏忆青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和他们分开之后,他立即让所有人马朝前飞奔。

    他是一国之相,看事情的眼光非常人能比,他一看这情景,就知道大晋要变天了。

    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被牵连,所以此时必须马上离开大晋!

    剑三带着众兵马到城门口时,守城的士兵才反应过来。

    他们叫喊着要放下千斤闸,只是放千斤闸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数十人齐心协力才能做到。

    剑三又怎么可能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立即带着人杀了过去。

    前去放闸的士兵全部被射杀,剑三没有花太大的力气,就已经控制了城门。

    只要控制了这座城门,后续的事情就好办了。

    大燕京城守军虽多,但是那些守军都在军营之中,并不在城里。

    元明帝怎么都没有想到,容九思会在这个时候造反,京中根本就没有任何准备。

    所以当剑三带着兵马打进京城的时候,得到消息的元明帝整个人都是蒙的。

    他简直无法相信他听到的事实:容九思调集兵马打进来了!

    他黑着脸问身边的大太监:“此事属实吗?”

    太监还没有回答,宫门处已经传来喊杀声。

    元明帝的脸色苍白,他一把将案上的东西扫倒在地:“他怎么敢!容九思他怎么敢!”

    这些年来,他一直疑心容九思会谋反,想尽千方百计想要杀了容九思。

    此时容九思真的带兵打进京城的时候,他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愤怒,又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难到置信。

    太监的脸色比元明帝还要难看,缩着脖子不敢说话。

    第332章 去拦苏忆青

    事到如今,他心里已经开始琢磨,要怎么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只是眼下发生这样的事情,别的宫人或许都能逃跑,为自己觅一条活路,他作为元明帝身边的大太监,却不行。

    新上任的禁卫军首领匆匆跑了进来:“皇上,定王已经带着兵马杀进来了,您快些离开吧!”

    元明帝听到这句话勃然大怒:“朕是大晋的皇帝,是九五之尊,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让朕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