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辣文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大王万万不可! > 大王万万不可! 第68节
    遇到不认识的,衡顺就念给他听,渐渐的,萧融的意思就传达进小皇帝脑子里了。

    第一句,萧融便把这无字密信的书写办法教给他了,用笔蘸着橘子汁写字,水印干了以后便什么都看不出来,用火微烤一段时间,字迹便能重新现形,但看完之后一定要立刻烧掉,因为字迹显露出来以后就没法再次消失了。

    小皇帝嘴巴微张,他最震惊的就是这字居然真的能逐渐显露,简直跟仙法一样,结果还不等他消化完震惊的心情,萧融就把仙法透露给他了。

    小皇帝有些疑惑,如果这是真的,萧融不应该死死的隐瞒着,什么都不说吗,他为什么要教给自己?

    萧融仿佛知道他会是什么反应,因此下一句他就解释了自己的行为,他希望日后小皇帝能用这种方式跟他通信,无需多写什么,只要向他报一声平安就行。

    他的文字情真意切,他说如今国之不国、君之不君,到处都是豺狼虎豹,威胁着武帝南征北战打下的天下,九五之尊更是如同阶下囚一般被人软禁与折辱,可恨他只是一个士人,毫无用武之地,因家族的缘故他无法在金陵大展身手,好在屈云灭是个蠢笨无脑的武夫,他相信了自己的花言巧语,并越来越相信自己,虽然镇北军也不是什么好去处,屈云灭手下的官员联合起来排挤他、孤立他,但为了陛下、为了雍朝,他虽九死其犹未悔!

    他让小皇帝不要担心,这世上不是只有他一个义士,外面还有许许多多的人期待着陛下拯救他们,他们的力量虽微小,但只要时日久了,千里之堤也能溃于蚁穴,他们会努力壮大自己,早晚有一日要闯进金陵,擒住孙仁栾这个乱臣贼子,并拥护陛下亲政。他祈求小皇帝相信他,不要轻举妄动,在孙仁栾手下低调行事,小皇帝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好好活着,等他带着人马过来就可以了。

    而在此期间,他会借用屈云灭和其他人的名义给小皇帝写信,回信当中,小皇帝便可以用这种秘法写几个字,这样他就会知道小皇帝是安全的,要是出了什么事,比如金陵变天,小皇帝的安全受到威胁了,他也可以用这种办法把消息传递出来,萧融发誓,他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的把小皇帝救出来。

    因为对小皇帝来说,总是烧信不安全,可能会被孙仁栾察觉到,所以从陈留发来的信件不一定都有他留下的密信,但要是有了,那就代表他们的准备终于齐全了。

    写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萧融的字迹乱了不少,仿佛他的心情也变得十分激动,而小皇帝盯着这最后一行字,半天都没挪动目光。

    ——陛下可焚香沐浴,端坐太极殿,静等臣下肃清逆贼,须臾,便是龙临天下、照临四方。*

    这天萧融去皇宫的时候只带了两个人,但他从皇宫回来的时候,身后跟了一队的侍卫。

    看见这个阵仗,留守的人们瞬间全部出动,尤其那些护卫,一个个的把刀都拔出来了,只要有一丁点不对劲的地方,他们就要大开杀戒了。

    萧融看见他们的反应,恨不得走过去给他们一人一个脑瓜崩,但沉默了一瞬,他只是苦笑着回过身去:“我已经到了,各位还要同我一起进去吗?”

    为首的那人没有回答,而是看了看他身后的那些护卫。

    萧融立刻转身,十分大声的呵斥他们:“都回去,天子脚下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这关节上他们能回去才怪,他们此行唯一的任务就是保护萧融,哪怕萧融扬言要杀了他们,他们也是不会动的。

    萧融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又把身子转回来,脸上的苦笑也更深了:“对不住,让你们看了笑话,今日我的确是迷了路,并非有什么歹心,还望各位回去以后能替我向大司马说几句公道话。”

    说着,他从自己袖子里面拿出几块银子来,这都是用银饼铰了的,老实说,这么点打点,这些在皇宫当差的侍卫根本就看不上眼。

    他们都是家中有背景的人,不是世家也是大族,谁会缺这么点银子。

    越发觉得萧融很是穷酸,他们对他也就越发的看不起了,大司马要他们盯着萧融回去,不许他在路上和任何人交流,却没说过要不要连住处都一起盯着,既然没说,那他们也不想留在这里一直干盯梢的活儿。

    干脆,把萧融打发进去,剩下的人则商量了一下,留了几个背景不够深的在这干苦差事,其余人都回去复命了。

    萧融走进去,那些护卫自然也跟着一窝蜂的走了,最后一个人警惕的把大门关上,搞得外面那几个留守的很是无语。

    你以为你们是什么不得了的人物么,一群关外之地的蛮人、流民,要不是大司马有令,谁愿意在这里看着你们,我们还没说什么,你们倒是先防备起来了。真是可笑。……

    外面人是什么想法,里面人也看不见,更何况他们也不在乎,他们跟着萧融进入正堂,然后又如法炮制,把正堂的门也关得严严实实。

    萧融一转身,看见自己身后跟着一串老爷们儿,他先是吓了一跳,然后又哭笑不得的让他们散开:“我没事,今日不过是产生了一些小误会,一时半刻不会出什么事的。”

    张别知挤过人群,率先发问:“一时半刻不会出事?!那过了一时半刻呢?”

    萧融低头思考了一会儿,给了他四个字:“见机行事。”

    众人:“…………”

    都出事了,还能怎么见机行事啊!

    所有人的表情都很紧绷,萧融看看他们,却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看你们紧张的,我不过就是说笑一句而已,不会出事的。”

    阿树依然忧心忡忡的看着他:“郎主刚刚说产生了一些小误会……”

    萧融:“哦,也没什么,不过就是我在未经允许孙仁栾等人允许的情况下,无意中走到了另一座宫殿,并无意中遇到了陛下,还无意的同陛下说了几句话。”

    阿树:“……”

    其余人:“……”

    无意这么多回真的好吗。

    连他们自己人一听都知道这是瞎编的,那金陵人肯定更知道啊。

    阿树的声音都哆嗦了:“那、那他们会不会对郎主发难?”

    听了这话,萧融突然撩起眼皮,看了一眼这群人。

    然后他一掀衣摆坐了下去,一边给自己倒茶,他一边说道:“不会,明着发难便是要和大王作对,他们承担不起这件事的后果。更何况我并未伤害陛下,也未曾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孙仁栾还想着从我这里获取更多的利益,与我撕破脸皮的话,他前几日的所有构想就全都付之东流了,弊大于利,对我发难除了让他面子上好看一点没有任何好处,他又不是张别知,怎么会做这种事。”

    张别知:“……”

    关我什么事?!

    众人陷入沉思,但有个人的脑子更灵活一点,也就是护卫们的统领,他问萧融:“可是萧先生,明着不能来,却不代表他们暗中没有任何动作。”

    萧融:“嗯,的确有这种风险。”

    这人顿时急了:“那咱们今夜便启程吧!”

    杀了外面的看守,直接逃回陈留去!

    萧融:“不行。”

    “为何?!”

    萧融饮了一口茶,然后才慢吞吞的回答他:“我还有事要做,况且我乃堂堂陈留尹,无论去了哪里都是旁人的座上宾,哪有宾客逃之夭夭的道理,我正大光明的进来,便也要正大光明的出去,这样才能不堕大王与镇北军的脸面。”

    护卫统领:“……”

    他真心想说,这种时候大王才不在乎他那张脸呢,他就在乎萧先生您的性命啊!

    然而他还意识到一个事,萧先生大约也不在乎大王在不在乎这件事,他虽然口口声声都是为了大王,但大王的感受,他是丁点都不会考虑的。……他好难。

    萧融心意已决,旁人便休想说动他,哪怕急得都想上房了,他们也只好离开,护卫统领心里想着,回去以后他们得开个小会,看看要不要趁半夜萧融睡着了,直接扛着他跑出城去。

    然而就在他的腿将要迈出房门的时候,萧融的声音突然又从他背后响起:“你们应当不会把今日之事告诉大王吧。”

    护卫统领叹气,哪有那个时间,更何况情况还没紧急到需要大王过来解救他们呢。

    他转过身,对着萧融老实回答:“请萧先生放心,我们不会。”

    萧融哦了一声,然后又问:“那你们应该也不会谋划着阴奉阳违,违抗我的命令,并盼着大王能对你们网开一面吧?”

    护卫统领:“…………”

    你踏马真的是个半仙啊。

    他僵硬的看着萧融,后者一看他这表情,便已然懂了,萧融轻轻扯动嘴角,声音也轻柔了几分:“我只问你一个问题,若此时坐在这里的人不是我,是高丞相、简将军、公孙将军,他们做了有利于军中的决定,你是会全力辅佐他们,还是会依照你心中所想,暗中打断他们。”

    护卫统领一怔,因为他已经意识到了他的答案是什么。

    他张口想替自己解释:“这不一样,我们是为了保护萧先生而来,大王在意萧先生的安危……”

    萧融抬起一只手,叫停了他的解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你听过么,不要提大王,也不要提我的安危,任何人带兵在外都是生死交于天,你们首先是我的属下然后才是我的护卫,同样的情况换一个人你就不敢再先斩后奏了,这不是因为你听从大王的命令,而是因为你不听从我的命令,你不信我,也从未真心把我当做你的上官。”

    整个屋子静的连针掉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所有人都不敢出声,就这么看着萧融咄咄逼人,老实说这场面比张别知挨骂的时候紧张多了,那时候大家至少还敢呼吸,如今连张别知都竭力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生怕萧融这平静的怒火下一瞬就波及到了自己身上。

    而护卫统领愣了好半晌,突然,他单膝跪地,朝萧融低头:“萧先生息怒!卑职明白了,卑职愿听萧先生的差遣!”

    他说他明白了,但他究竟有没有明白,萧融也无法肯定,沉默片刻,萧融没有叫他起来,而是再次说道:“我虽是士人,但在进了镇北军的那一刻起,我也是一个将士了,你们便是我手下的兵。远在淮水之南,我倚仗不了任何人,即使镇北军有四十万将士、还有一个带兵如神的大王,于我而言也是毫无助益,真发生了什么,我所能仰仗的唯有你们而已,若连你们都不愿听我的,那我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这场明里暗里的战争,我也就赢不了了。”

    护卫统领的头更低了,他被萧融说得十分羞愧,要不是萧融今日点醒了他,他确实没有发现自己一直都是按着大王的命令行事,却忘了萧融也是镇北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走这一趟本就是为了镇北军,而他们这群人,不仅帮不上他的忙,还总是想要给他拖后腿。

    不过也是因为之前他都没什么参与感,所有事情都是萧融一人完成的,如今行事急转直下,萧融还执意要与狼共舞,他们这些人突然有了重要的任务,感觉自然就不一样了。

    萧融还这么看重他们,别说护卫统领,其余人也感动得不行,他们一同半跪下来,异口同声的对萧融说:“卑职任凭萧先生差遣!”

    二十个人里唯一脑子灵活的就是这个统领,其余人心里想什么脸上就写什么,看了一圈他们的表情,萧融微微一笑,让他们起来,都回去休息,接下来他保证,不管自己去哪里都会带着他们,他也不想白白送死的。

    能得到这么一句,护卫们已经很满意了,他们纷纷退场,准备养精蓄锐,晚上所有人都轮值守夜,谁都不许睡一宿了。

    萧融则美滋滋的继续喝茶,阿树跪坐在他身边,他也学会了萧融喜欢的那种泡茶方法,在保护萧融上他估计帮不了太大的忙,那就只能尽力的让他在生活上更加舒适一些。

    这一主一仆其乐融融,谁也没注意到张别知的表情正在逐渐变化当中。

    一开始,这帮屈云灭的亲兵是坚决不同意萧融以身犯险的,但到了最后,他们不仅给萧融道歉了,还给萧融表忠心,甚至在发现萧融愿意后退一步带着他们一起出门的时候,露出了感激涕零的神情。

    张别知呆呆的看向萧融。

    这就是文人?那他现在开始读书的话,还来得及吗?

    第62章 土匪

    这一晚上不是只有护卫们没睡好觉,宫里更是如此。

    孙仁栾先对小皇帝耳提面命,然后在离开的时候,顺道就又去了一趟太后寝宫,把正在和男宠温存的孙太后吓了一跳,她急忙拢上外衣,然后匆匆忙忙的走出来。

    孙仁栾:“……”

    活了四十多年,后院的女人差不多也有四十多个,孙仁栾一看就知道孙善奴刚刚在做什么,本就压抑的怒火,这回全都爆发出来了。

    从古至今一直都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人们对自己的家人,比对外人苛刻许多。

    一个外人行为不检点,孙仁栾可能连个眼神都欠奉,但自己妹妹行为不检点,孙仁栾气得仿佛她是给自己戴了绿帽子。

    他从来都不同意孙善奴养男宠,其他太后能养那是其他太后的事,他妹妹本来就被所有人都盯着,还这么胆大包天的话,说不定哪天就会把他们整个孙家都害了。以前她偶尔从宫外召幸一个男人,孙仁栾管不了她,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可他刚刚才把整个皇宫搜了一遍,他知道此时的宫里没有外男。

    那答案就呼之欲出了,不是侍卫就是太监,他的好妹妹,真是越来越大胆了。

    露水姻缘和长期耳鬓厮磨当然不是一回事,前者不过是个玩物,后者却有可能长成一个怪物。

    孙仁栾让人把殿门关上,再一次对孙善奴发泄怒火,殊不知孙善奴也是压抑着自己情绪的,她从萧融那听了一堆谎话,如今执着的认为是孙仁栾陷害她,这下可好,他不仅冲着自己,居然还冲着她心爱的檀儿来了,孙善奴也不忍了,当场大吵大闹起来,还搬出自己太后的身份压制孙仁栾,叮叮咣咣、男女对吼的声音就没停过,听得外面的宫人心惊胆战的。

    本来男宠的身份应该过一两个月才会暴露出来,彼时的暴露方式也不光彩,孙仁栾亲眼目睹了这两人颠鸾倒凤,整张脸差点气绿了,孙仁栾要杀了男宠,孙善奴死活不让,还毫无太后尊严的倒在地上,发髻都松散了,大有孙仁栾要杀檀儿、就先杀了她的意思。

    那时候的场面可比现在还宏大,连小皇帝都惊动了,哭着跑出来保护他母后,孙仁栾看着这群人居然没有当场突发脑溢血,可见他的身体素质还是不错的。

    如今因为暴露的没有那么刺激,孙仁栾倒是也没踩到孙善奴的底线上,两个人谁也不服谁的对骂了一阵子,孙仁栾脑瓜子嗡嗡的,大手一挥便下令,将那个叫檀儿的男宠关押起来,至于太后,对外就说她病了,至于她这病什么时候好,那要看她什么时候才会认错。

    孙善奴都快要气疯了,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檀儿被带走,檀儿走的时候还一直回头看她,眼中的惊恐和无助几乎要溢出来了,她从未感到这么心疼过,可她那铁石心肠的哥哥对这一幕根本无动于衷,临走的时候还对她冷哼一声,仿佛棒打鸳鸯也不能让他解气。

    本来孙仁栾是过来询问关于萧融的一些问题,如今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他们都把萧融这个人给忘了,孙善奴坐在宫中垂泪,孙仁栾则回去缓解自己嗡嗡的脑瓜子,在无人在意的角落里,小皇帝贺甫蜷缩在床上,听着不远处传来的、属于他母后的哭泣声。

    一般而言小孩子是意识不到“丢人不丢人”这个概念的,或许过几年他就会发现,他这个母后确实是有点放荡不羁,他舅舅被气成这个德行也算是情有可原。问题是这种或许需要的时间太长,此时的他还是个依赖母亲、而且一心向着自己母亲的小娃娃。

    伴随着母后难过的啜泣声,他慢慢闭上了眼,沉浸到了一般小孩根本不会有的梦乡中。*

    于百姓而言,皇宫是个很神秘的地方,它雕梁画栋、富丽堂皇,里面的河流恐怕流的都是金子,哪怕住在皇城根下,大家也难以探听到皇宫中的任何消息。

    但于官员而言,皇宫就是个硕大的漏斗,同样贯彻着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原则,昨日的两场闹剧,不过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已经传到了金陵大大小小官员的耳中。

    连萧融都不例外,昨晚国舅和太后是怎么吵的脸红脖子粗,他一起来就听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