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不是没人猜过贵客身份,起初好些人猜是碧虚长老,毕竟碧虚长老进内山的事不少人都晓得。但师兄弟结为道侣可谓喜上加喜,原是一段佳话,何须这般遮遮掩掩。

    碧虚长老约莫也是来观礼的罢。

    若有可能,林长辞倒真的希望自己是来观礼的,而非戏台中人。

    三日之约的当晚,外山便遣了数名绣娘送来吉服。

    珍藏多年的华服裁改后依然精致规整,从里层的汗衫、单衣、道袍到外层的蔽膝、大绶一应俱全,金丝银线紧密规整,蹀躞带与环佩俱是上好岫玉,内嵌金质细纹。大带上绣着双面图案,正面为月宫玉兔戏绣球,背面祥云与锦鲤相互环绕,面料精贵,做工繁复,无一处不适合林长辞的身形。

    给他过目后,绣娘们又抬来一方木箱,打开的瞬间,光华满室。

    绣娘恭敬道:“此乃族长所承之喜服,请贵客一试。”

    这套喜服是白家上任家主祖母的陪嫁,极美极奢,单说这料子,乃是千年一出世的霞光绫,沉水不湿,着火不坏,入土不腐,且自带淡淡的香气,可谓是世间最贵重的礼服之一。

    林长辞垂眸,红眸被霞光绫柔和的光泽映着,宛如通透红玉。

    面对绣娘们殷勤的态度,他不知该说什么好。

    说白西棠图谋已久,还是他这辈子也没想到会穿两次喜服?

    第一次是在梦中,温淮孤家寡人,抱着他穿喜服的尸体崩溃,第二次被白西棠强逼结契,大有强人所难之意。

    每次都非两情相悦,说是喜事,实际一点喜悦的氛围也无,当真可惜可叹。

    第93章 惊变

    九月廿一,霜降。

    山外打了初霜,冷得好似一九天,白家族地的内山却春风拂面,四处喜气洋洋。

    迎亲的一行人天不亮便候在了院外,寅时一至,童子打开院门,身后是被傧相和御者簇拥的青年。

    青年脸色冷淡,与喜庆的氛围格格不入。

    他身上的吉服配色明艳绚丽,华美繁复,神情庄穆冷定,凤眸含威,衣带当风,环佩泠泠。不像结契,倒像神仙降世。

    傧相等人对碧虚长老之名早有耳闻,今日见了真人风姿,更不敢轻慢。

    一行人护送林长辞从院中出发,沿途花灯一盏皆一盏亮起,纷繁若梦。莲池水波荡漾,在花灯映照下散发金辉,将前路妆点得幽明似幻。

    “贵君,请。”

    出了院门后,傧相对林长辞的称呼也变了,他一面在前引路,一面扬声说吉祥话。

    “前路新荷携成岁,此时榴花同佳期——”

    御者抛出石榴花瓣与碎金,把林长辞脚下铺出一片绚烂的红,吉服衣袂闪过流光似的色泽,宛如红霞之中的点点星辰。

    白家自认心虚,来观礼的人不算多,大多是喜爱热闹的小辈。他们年纪尚小,没见过内山这般喜事,感觉既新鲜又兴奋,跟在迎亲队伍后欢呼起哄,去捡撒在地上的花瓣和金叶子。

    “这是我的!”

    “分明是我先捡到的,还我!”

    “别捡啦,贵君走远了!”

    小辈们嘻嘻哈哈地吵闹追逐,落红随风吹起,迎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竟也有几分凡俗结亲的热闹景象。

    这条路是前往外山的,尽管再低调,也终究要去外山走一遭,在族人的见证下方能得到祝福。

    傧相半弓着身子带路,面上喜笑颜开。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眼看着新人脸色不好,却并未动手,他便知晓自己安全了,态度更为热切。

    一行人行至第一座拱门时,竟已有人在外等候。

    门外,青年身着与林长辞刺绣图样相近的银白色吉服,文雅中更添一分华贵,脑后发髻整齐束起,饰以玉冠,双鬓只余一两缕碎发,温润清丽的脸庞净肃不少。

    他面含浅笑,见到林长辞当真一身吉服装束,飘渺俊逸,不由眸中一亮,轻声道:“师……师兄。”

    不是定下在桥头见么?少主人怎的提前来了?

    转念一想,今日好事将成,少主人激动也在所难免,傧相反应很快,立刻扬声说起吉利话:“此门却出分两立,回首齐看燕双飞。桃面不须歌扇掩,螓首羞闻笑语归——”

    御者簇拥中,林长辞缓缓行至白西棠面前。

    白西棠笑意加深,想牵林长辞的手,被林长辞目不斜视地避开。他却也没尴尬,微微一笑,极其自然地站在林长辞身旁。

    若不看两人一冷一热的神情,单看外形,倒也极其登对。

    少主人本就生得柔和多情,有他在旁,碧虚长老那股不可逼视的清冷也消弭些许,变得平和不少。

    出了三道拱门,连接内山与外山的小桥静静伫立在雾气中。

    桥前站着几位来观礼的白家长辈,林长辞目光一扫,发现多是先前来拜会过自己的人,心下暗哂,原来这群人早就惦记着这回事了。

    约莫是林长辞面色实在没有结契的喜悦,几人多少有些不自在,轮番上前说了吉祥话,又送出贺礼后,没有再多挽留,目送两人联袂上了桥。

    桥上落红千瓣,桥下浮花逝水。

    雾气朦胧,人影憧憧,锣鼓声被冲淡,时近时远,宛如行在梦里。

    下了桥,绕过影壁,饶是傧相早有准备,也被外面守候的人吓了一跳。

    不少外山族人不顾形象地挤在门口,连栈道也站满了人,就为了瞧一眼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