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科举以来,每科录用多少官员,这些官员必须有去处,必须有俸禄……这是天经地义之事吧?
每个人都如此觉得。
但今日却有人当朝质疑这个天经地义。
凭什么?
赵文华心中一震,看了严世蕃一眼。
严世蕃眸中多了惊讶之色,显然也没想到蒋庆之的反击来的如此犀利,而且竟然是从这个角度。
吕嵩指责墨家冗费,按理蒋庆之就该为墨家辩驳。
可蒋巨子却压根没想过什么辩驳,而是反手就把科举的弊端丢了出来。
这更像是围魏救赵。
不对。
严世蕃仔细看着蒋庆之,发现此人眉间都是从容。
这不是围魏救赵。
而是一次进攻!
面对吕嵩等人的攻势,蒋庆之并未选择还击,而是以攻对攻。
吕嵩干咳一声,说道:“读书为何?修身治国平天下。从束发受教以来,辅佐君王成就盛世,便是我辈的心愿。天下读书人皆有此心愿,为何不能鼓舞?长威伯之意,可是想根据每年官场缺额来确定科举人数?”
此人,不俗……蒋庆之点头。
“譬如说去岁官场出缺一百人,天下读书人何止万人。让这些人争夺这一百人缺额,多少人会觉着前途渺茫?”
吕嵩的声音不紧不慢,“这是多的,有时一年致仕的官员不足百人,可参加春闱的士子有多少人?每年参加各级考试的士子数十万人。数十万人争夺数十人的缺额,你让那些士子哪来的读书心思?
人心势利。一朝发现读书无用,便会去经商,去挣钱。人人都去挣钱,何人来教化天下?”
——你蒋庆之说的有道理,但科举关系到大局。科举不只是发掘人才,填补官员缺口的一件盛事,更是引导人心向善的重要战略举措。
人人都想读书,愿读书,这才是历朝历代人心稳固的缘由。
“若人人思利,人心浮躁不安,这天下如何能稳固?”吕嵩说道:“科举出仕便是给那些读书人的诱饵……”
卧槽!
吕嵩这番话连朱希忠都震惊了。
就如同后世所说的,这事儿就是为了割韭菜。
“诱导天下人读书,读书人越多,这个大明就越稳固。”吕嵩淡淡的道:“不说旁的,天下大乱时,谋反的可是读书人?”
这话说的没错,譬如说前隋末年,谋反的是多是权贵,比如说李渊。
而到了大明末年,谋反成功的却是那位驿卒。
吕嵩看着蒋庆之,眼中多了些遗憾,显然是觉得这一战不够尽兴。
这一眼,顿时引发了那些儒家臣子的兴奋和冲动。
“不知吕尚书这番话,长威伯可有见教?”
“长威伯可是怯了?”
“先前见长威伯侃侃而谈,老夫还以为是有备而来,就这?”
李焕眯着眼,准备出班。
翁婿同朝为官不少见,比如说前宋时的富弼和冯京。今日老李就准备为女婿赤膊上阵。
就听蒋庆之轻笑一声,吕嵩微微蹙眉,心想此人难道还有法子反驳老夫?
蒋庆之轻笑一声,“吕尚书一番话高瞻远瞩,高屋建瓴。”
先扬后抑吗?
吕嵩哂然一笑,。“长威伯有何见教?”
“其一,读书为何只有出仕一条路?为何不能去经商,为何不能去做工匠,为何不能去种地?”
“商人乃贱役!”有人反驳。
吕嵩暗叹,心中生出了老夫怎地有这么一群猪队友的无奈。
“商人乃贱役?”蒋庆之觉得这人真是自己的捧哏,“你可知天下读书人有多少在经商?天下豪强,权贵,百官……有多少人家在经商?”
那官员不是蠢,而是惯性……往日习惯了戴着君子面具,一旦提及商人必然是商人可鄙,商人重利……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
蒋庆之反击来的又快又狠,“上次本伯南下,在苏州府,在南方,本伯看到的是读书人经商的数不胜数。但凡有些路子的无不经商。
所谓无商不富,成了南方士大夫们的座右铭。来,你来告诉本伯,那些士大夫可都是贱役?”
那官员满面潮红,“本官……”
“读书人怎能去做工匠?”这时有人出班。
这才是真正的围魏救赵。
连严世蕃都觉得蒋庆之这番言论过火了。
“读书人为何不能做工匠?”蒋庆之一脸纳闷,“读书所为何来?就是为了名利?是了,本伯一直不解那首劝学诗,什么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帝王不是抽了便是疯了,这分明是在明晃晃的告之天下读书人,读书就是为了名利,至于什么修身治国平天下……”
蒋庆之看着吕嵩。
吕嵩不能答。
这是宋真宗的劝学诗,被天下读书人奉为圭臬。
“人都要吃五谷杂粮!”有人反驳,“读书不为名利,难道吸风饮露?”
吕嵩看了蒋庆之一眼,看到了一股锐气猛地迸发。
这是……
“既然人要吃五谷杂粮,那为何不能去做工匠?”蒋庆之说道:“只要读了书便是人上人,天下读书人何止百万,于是便多了百万人上人,莫名其妙的人上人!”
蒋庆之说道,“那上百万人不肯去做工匠,做生意没本钱,种地嫌太累,却把自己赞不绝口的耕读之道抛之脑后。
上百万人争夺每年那数百人的出仕名额,除去那数百人之外,其他人怎么办?哪来的五谷杂粮给此辈享用?”
“要么饿死,要么就……去捞钱!”
蒋庆之的声音在殿内回荡着,道爷听出了愤慨,他知晓那瓜娃子此刻进入了某种状态。
所谓的什么……愤青。
“那些无法出仕的读书人耕种嫌弃太苦,做工觉着丢人,经商缺了本钱。去同窗或是座师那里打秋风不长久……穷则思变,他们中的某些人发现了一条生财之道。”
蒋庆之眼中多了讥诮之意,“那便是利用读书人免除赋税的便利,兼并土地,收纳人口。来,官府每年收四成赋税,你把自己和天地投献给我,我每年只收你三成,乃至于两成赋税,如何?
人心思利,那些农人哪能想那么多,本能便会驱使他们带着田宅和家人投身此辈家中为奴……钱,这不就来了!”
蒋庆之突然咆哮,“可赋税哪去了?”
“谁能告诉本伯,那些本该进入户部的赋税,特么的哪去了?”
卧槽尼玛!
这是……这是逆袭啊!
朱希忠哆嗦了一下。
就在先前蒋庆之还在被围攻,被群嘲,连朱希忠都觉得此次辩驳老弟要完。
可没想到蒋庆之却从不可能的角度,突然给了对手致命一击。
“你吕尚书口口声声说什么冗费,可历代理财圣手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不但要节流,开源才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吕嵩人称守财奴,他执掌户部用的最多的手段,理财的最大特点便是节流,也就是抠抠搜搜。
而蒋庆之就冲着他的抠抠搜搜开火了。
你吕嵩觉着自己理财了得?
那我便把你自傲的东西批驳的一文不值。
反击来了!
李焕面色潮红,仿佛此刻站在前面令百官哑口无言的便是自己。
那是老夫的女婿啊!
嘉靖帝眸中多了些异彩。
是啊!
为何读书人不能去种地,此辈不是张口闭口就说什么……我等艳羡前辈们耕读的清雅,或是把陋室铭倒背如流,赞不绝口。
可一旦轮到自家了,却对所谓的耕读避之而不及。
或是家有良田千顷,也敢自称耕读。
那特么是大地主!
蒋庆之火力全开,“敢问吕尚书,这免除赋税可有律法为凭?”
有个鸟!
不过是读书人之间的互助互利罢了。
比如说后来的徐阶,家中良田无数,若是真要纳税,这位忍者神龟怕是会心疼的要死。
所以,读书人为官时庇护同阶层免除赋税,不只是同气连枝,而是感同身受。
此刻本官庇护你等,等本官致仕了,乃至于嘎了,本官的儿孙同样会被官员们庇护着,被这个潜规则庇护着。
吕嵩不能答。
蒋庆之呵呵一笑,轻蔑的看着愤怒的群臣,“每年因此造成的赋税损失有多少?户部可有记录?”
群臣默然。
“其实这事儿若是要计算真的简单。”蒋庆之拿出指点江山的姿态,仿佛在俯瞰着群臣,“大明田地是有数的,每年新开垦的田地单独拿出来不计数。那么就会发现,每年田地都会减少,人口也是如此,把新增人口拿开不计数,把死亡的人口拿开不计数,就会发现……特么的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口和田地失踪!是失踪!”
蒋庆之看着群臣,“谁来告诉本伯,这些失踪的田地人口有多少?若是把这些田地人口追索回来,这个大明……差钱吗?”
若是把这些田地人口追索回来,户部的仓库能被钱粮挤爆!
“那么本伯最后想问一句,这是谁在冗费?”
“这是谁在冗官!”
“这是谁……趴在大明的身上疯狂吸血?”
“是儒,还是墨?”
蒋庆之站在最前面,背对嘉靖帝,面对群臣。
咆哮着。
“谁能告诉本伯,是谁?”